吞噬
八月后,武经纶命工匠加快了速度。
北地的十一月很冷,工匠不能干活。武经纶不想把这些房子拖到下一年。
武仕和李峻每日都去工地监工。
武经纶、陆炳和萧延在不开市的日子,把几次互市中发生的问题,全部写下来,写出解决办法。
武经纶说道:“把这些规则办法写成册子,让以后的经营者根据这个册子管理市集。”
陆炳和萧延深以为然。关于衡度司,他们二人写出的细则比武经纶的整体管理办法更多。
进入十月后,北地气温低,武经纶和萧延商议,把互市改为一个月两次——每月初十和二十五。待来年三月,再恢复五天一次。
十月底,集市二十一间房子,全部竣工!终于赶在冬季来临之前竣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武仕留下了两个领头的工匠,其他人拿了丰厚的酬劳,回家过冬。
武经纶、洪尘绸和陆炳,同两个工匠,讨论明年的民居计划——在集市附近盖民居。
武经纶说道:“首先,这些战俘要安置,让他们留在这里生活。其次,集市里的商人,他们想留人住在这里。最后,我想在这里开一个书院,汉人、古纳人都可以来听课。”
“让古纳人在这里定居?”洪尘绸问道。
“对。让他们在这里生活,让他的族人看到,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大夏,就是他们的一个选择。”武经纶回到道。
“你想给他们编入大夏的户籍?”陆炳擡了擡眉,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武经纶缓缓道来:“对。这些房子是沙二卫的。这些战俘,编入我们的户籍,每个人给他们一间住房,免租金。他和他的子孙后代,只要安安生生的,这个房子他们可以世世代代住下去。如果他们跑回古纳,或者在大夏犯了罪,那就依律处罚,收回房子。”
洪尘绸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他们可以与汉人通婚?”
“我求之不得。”武经纶对洪尘绸笑了笑。
洪尘绸没笑,他只觉得后脊背发凉。
“所以,”洪尘绸缓了口气,“一旦古纳人与汉人通婚,所生的孩子也是大夏户籍,归属大夏管理。”
“对。”
洪尘绸看着武经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的心里却是风起云涌,武经纶这是在变相吞噬古纳!
“如果古纳人,也想来这里住,他们可以买我们的房子,或者租赁?”陆炳延伸了这个问题。
“对。买,或者租赁都可以。他们与这些战俘生活在一起,如同生活在草原。”
陆炳点了点头。
洪尘绸没吱声,却是收紧了精神,听武经纶说得每个字。他懂了,武经纶的市集表面是做生意,其根本还是“消灭”古纳。只是他用了温和也是最彻底的方式。杀人不见血!
武经纶继续说书院的事情,“这里的书院就像我们的乡学。朝廷派人来管理和教书,这些战俘或者是古纳人,都可以来学习。战俘不收费用,古纳人少收一些费用。”
陆炳点点头,“有户籍,这个好管理。”
陆炳与两位工匠首领,讨论了选址、材料的准备和工匠的人数。他们要在这个冬天做好准备,来年春三月,立刻开工。
洪尘绸所料不差,武经纶就是要吞噬掉古纳。
管理两国间的互市、管理古纳战俘定居、管理古纳人过来租房子买房子、管理古纳人的乡学,显然这些内容早已不是一个卫所能管理的。于是,武经纶写了一个折子,向朝廷奏请——在沙二卫设立“古纳宣慰司”!
把管理“古纳族”直接呈现在行政机构上!就如同大夏管理苗族和瑶族,一模一样!
当陈简策命人在早朝宣读武经纶的这份折子时,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有些人脑子笨,还在思考这个宣慰司的意义。毕竟,表面上看,古纳仍然是古纳。大夏为敌国成立一个“宣慰司”有何用?
极少数人,如同远在北地的洪尘绸——后脊背发凉!这是杀人于无形!
陆仲德就是极少数人之一。
在他得知北地互市时,曾做过这种大胆设想。
如今,当陆琼文把这个消息带回陆府,陆仲德久久没有说话。
一年前陆仲德在城外长亭对武经纶说得那句“朝廷上下无人能教导你”,是他的心里话。不管是武经纶,还是陆仲德,他们都不需要恭维彼此。
即便如此,陆仲德也没想到武经纶把棋下得这么大!
武经纶解决了近百年的两国之争,大夏是绝对的赢家!
陆仲德在震惊之后,微微笑了笑,看着一头雾水的陆琼文,“蔚离比我有眼光。”
陆琼文不太懂老父的意思,“儿子愚钝,请父亲教诲。”
“蔚离去北边几年,胜过你在宸京当一辈子官。”陆仲德微微笑着,“别急,很快就知道了。”
陆琼文也懂了父亲的意思,仍是不敢骄傲,却是松开了紧皱的眉头。
武经纶、洪尘绸和陆炳三人商议着,做了分工。
武经纶把他们之前做过的所有册子,全部归属到“古纳宣慰司”的档案里,立为这个衙门的办事章程。“衡度司”归属宣慰司管理。
洪尘绸从三边的驻军中,调拨五千六百人,归属古纳宣慰司。负责市集的治安、大夏商人的安全、定居在此的古纳人的安全和北地乡学的治安。
陆炳管理衡度司,管理市集的商人,也负责筹建年后开工的古纳人定居的房子。
武经纶把李峻拨给陆炳,做他的副手。
在北地和宸京安稳过冬、过春节的日子里,武经纶带着这些人,昼夜忙碌。古纳宣慰司初具规模。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