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一叶
烛光泛着橙黄色的光晕, 恍惚间像轮太阳。
女客悠悠说起故事。
“佛祖又一次讲经说法时,所持佛珠少了一颗,那佛珠因沾染佛法已开灵智, 便趁机离开大雄宝殿, 直奔大雷音寺旁的参天巨树, 亦是昔年佛祖悟道的菩提圣树。”
“比起听经,佛珠更喜欢风吹树叶的声音, 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等佛祖弟子阿傩寻来时, 已无处可逃, 幸好被一片菩提树叶遮住,这才没被发现,一珠一叶便因此结缘。”
“此后, 佛珠常常为其讲经,助其早日开悟。”
“许多年过去了, 灵山来了一位贵客,客人是天庭五帝中的青帝, 青帝于闭关前,为天地苍生卜了一卦,卦象虽显示大凶, 但仍有一线生机, 于是他来到了灵山,途经菩提圣树时, 接住了一片落叶。”
“青帝对叶沉思, 仰天大笑后, 拂袖离去。”
“佛珠再来到树上,却怎么也寻不到那片菩提叶, 等它终于寻到气息时,菩提叶已成了青帝之女,早已忘记前尘过往,佛珠便化形成小和尚,欲劝她随他离去。”
“小和尚长成了大和尚,仍未能如愿,便出了一掌般若,想让她皈依佛门,不料青帝之女骤失法力,受掌后坠入下界轮回的一路弱水,继而流落到人间。”
“等和尚寻到她时,阿傩特地现身,因和尚的执念酿下大错,不得不跟着阿傩离开,为了赎罪他舍弃记忆,进入十界一念中静修,临走前脱下僧鞋相赠,愿她前路坦途。”
“阿傩将十界一念化作僧院,安置在某处山脚,又化身成和尚的师父,在年迈去世前,叮嘱和尚‘不入红尘,六根清净,静坐参禅,亦能超越三昧,修成正果’。”
“可是兜兜转转,院门还是被推开了。”
女客的故事说到最后,短烛也正好燃尽。
在几息明灭不定的挣扎后,屋子彻底陷入黑暗。
黑暗之中,传来几声哭泣,不像鬼差养生主那般的鬼哭,更像是只小猫在舔舐伤口的隐忍。
女客眼中闪过不忍,又竭力保持平静道:“所谓缘法,拿起容易,放下很难,如果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便会被万般情绪蒙了眼,从而失去自我,再也看不清脚下的路。”
“何不放下过往,走出这道门呢?”
“菩生。”
门外。
坐在阶上的养生主,望着月亮即将西落,眼里聚起一团水汽,要哭不哭的扁着嘴道:“天都快亮了,里面的长寿鬼还没出来呢,到底行不行啊?”
大有再不出来,就要放声大哭的架势。
玉儿捞起两片竹叶,用玉化术催成玉叶后,擡手递到养生主面前,“拿着敷眼。”
养生主含着眼泪道:“什么?”
“笨蛋,玉能养人也能养鬼,用这两片玉叶敷到眼睛上,就能减去黑眼圈呢,你总不能没人家长寿,还没人家好看吧?”
“真,真的吗?”
“真不真的,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那我试试。”
见养生主捏着玉叶开始敷眼,一旁的玉儿忍俊不禁:什么鬼差,可真好忽悠,一提养生就上套,若是个活人,单凭自己就能把他骗得倾家荡产!
玉儿摸了摸鼻尖,回望向身后木门。
斑驳的木门已经褪色,带着古旧到陈腐的气息,仿佛伸手就能戳破,可偏又能拦住门外鬼差,玉儿收回蠢蠢欲动的手,默默叹了口气。
他使了拖延之计,不知能骗养生主多久,可千万要快点出来啊。
门内。
一句久违的‘菩生’,仿佛点燃了老者的心火。
让他既委屈又愤怒的大声道:“我不,我不要,我一旦走出这道门,就会被那鬼差带走,我苦守百年的记忆会消失,这世上就再也没人记得和尚哥哥,也没人记得……记得阿妖姐姐。”
“阿妖姐姐,是世上最好的阿姐。”
“她会带我荡秋千玩,会抱我去找和尚哥哥,还会为我编百花花环,会教我书里的故事,会为我摘香甜的果子吃,还会……还会在我三岁那年,说她要回自己的家。”
“可她没有回家,她死在了蓬莱。”
“阿娘说‘早知道就不让阿姐离开了’,可一切都晚了,我已经没有阿姐了。”
老者难过的不断抽噎时,忽觉头顶落下一掌,轻柔又和缓的拍了拍他,“抱歉,小菩生,让你久等了。”
女客也就是青女,终究没忍住与他相认,而老者则像个孩子般嚎啕起来,哭声里满是心酸和委屈,又浸着久别重逢的欢喜。
“阿姐,阿姐,阿姐。”
“小菩生变成了老菩生,老菩生变成了鬼菩生,阿姐你回来的好迟呀。”
青女眼底满是愧疚,一边轻拍他脑袋,一边怀念的道:“当年,我就是在这里接生的你,你刚出生的时候小小的,我连抱你都不敢用力,惹得宋婶哭笑不得,明明还是发生在昨天的事,可是一眨眼,小菩生都长大了。”
老者即宋菩生吸了吸鼻子,有些别扭的转过身道:“不是长大,是已经变老了,菩生都是满头白发的老头子了。”
“那我们可是半斤八两,”青女目光扫过,烛台便重燃烛火,她撤去伪装,变回白发青瞳的模样,好声好气的安慰他道:“毕竟,我也是满头白发呢?”
老菩生闻言顿了顿,又慢吞吞转过头,目光落在她白发上时,又心疼的不得了,“阿姐一定,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青瞳琉璃眼中满是错愕,似乎没有料到他的反应,青女动容的摇头浅笑,“没有,你阿姐我事事顺遂,这辈子还没吃过苦呢。”
“可,可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