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侧边有发条,扭四五圈,打开盖子,随着一段舒缓轻柔的音乐响起,一个举着小洋伞的小姑娘在盒子里面转圈圈,小女孩是塑料做的,眯着眼睛笑,穿着红色的花裙子。
这是一个八音盒。
姜一把八音盒放在了自己房间的一个手工订的小柜子上。
……
时间一晃来到了夏天,姜一下了班才三点半,去菜市买了一把青菜,半只鸡,又在路边买了一个大西瓜,用绳子捆好拴在自行车后座骑回家。
这自行车是舒伯华拿到稿费后买给姜一的,这样他上下班就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回到出租屋,舒伯华照旧不在家。姜一擦了擦汗,点火烧水,倒了两大杯开水,各抓了一把菊花干泡进去。
透明的水泡着金黄色菊花,花瓣一点点舒展漂浮。
鸡被处理好了在炉子上煲着汤。青菜焯了水,加了蒜泥,葱头油,陈醋,粗盐凉拌,主食照旧是馒头。
六点多,天还亮着,昼日长。舒伯华回来了。
“少爷今天很开心呀。”
姜一把鸡腿夹给舒伯华,状似不经意的问。
“良信书店要开分店,社长邀请我去管理。这是个机会。”舒伯华眉飞色舞。
“那写作呢?”
“有空了肯定会继续写的。刊登的概率也大大提高,毕竟是自己人了。一千字从四元涨到五元。”
姜一也替舒伯华感到高兴。
因为舒伯华写作的原因,家里常年订了报纸,除了《申报》,《上海公报》,就是良信书店印刷出品的《春社报》。
舒伯华吃完饭去楼下散步,茶梅现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偶尔房东婆婆会来给茶梅修剪枝叶。
姜一洗完碗,也会去楼下乘凉,手里拿着大扇子扇风。
“我儿子儿媳准备带我去北平了。这房子看你们也是讲究人,愿意要的话,就便宜点优卖给你们了。”房东婆婆把剪下来的枝丫堆积到一起。
姜一在一边帮忙,闻言看向坐在旁边长椅上的舒伯华。
舒伯华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没有回应。
“婆婆,去北平是好事,大城市。您儿子儿媳真孝顺。”姜一笑着,带着羡慕的语气,房东婆婆果然脸上带着自得。
“嗨,也就我老婆子不愿意跟年轻人住,去年年底就说了好几次了。 现在小孙孙已经先去北平读书了,是真的要全家搬迁了。”房东婆婆把纸条捆起来堆在栅栏
“这房子还是我和老伴儿盖的,一眨眼,他也走了八年了……本来不想卖的……哎!”
姜一点头,充分的给与老人家情绪价值“是呀,我当时租房一眼就看中了这房子。采光好,又温馨,生活便利。”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