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哒哒”的牛蹄声,宁启轻声说道:“也许有一点吧,我也不知道。”
郑云高兴的扭过头:“阿启,你说什么,你是不是承认了,我没听清。”
宁启:“没听清就算了。”他不想再说一遍。
-----
宁启和郑云后来去镇上的时候看过,自从举办了蒸馏酒比赛之后,高粱酒在镇上就彻底火了起来。悦来酒楼每天来吃饭的有很多是点的高粱酒。
而且还有很多人来悦来酒楼只是为了买高粱酒,为此,李掌柜特意摆了一个柜台单独卖高粱酒。
半个月后,李复言来找宁启,让他查看这两个月的账目,这两个月都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卖酒的分成一个月才会分一次,所以目前账目上没有卖酒的收入。
宁启看着眼前的账本,觉得目前的记账方法,在账目少的时候还挺清楚,看起来不算费劲。但以后账目多起来,会十分难核对。
其实宁启上个月看账目的时候就想说了,但是当时酒厂刚建立,事情太多,就没有提。
“李书生,我这里有种简单的记账方法,我教给你,你学习学习,再把这两个月的账目都按照这种办法整理一下。”
宁启和李书生讲了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和表格,李书生头脑聪明,举一反三,学的很快,没一会儿就学会了。
“东家,这方法你从哪里得来的,简直太有意思了,这样账目简单多了,还能一目了然。”李复言看着眼前的东西,连连赞叹。
“哈哈哈,是我从一里学来的,只是那已经找不到了,不然还可以给李书生看看。”宁启找了一个理由。
“真是太可惜了。”李复言叹息。
“不可惜,李书生学会后,可以自己将此方法传播、发扬,我相信你一定能根据这些,研究出更深的东西。”宁启还是很希望这种办法能够传播开来的。
“这毕竟是东家教的,我怎么能……”李复言犹豫。
“跟我没关系,你尽管传播便是。”宁启摆摆手,打断他。
“那便多谢东家了。不知东家还有无其他要事?”李复言拱手。
宁启突然想到:“倒也无要事,只是想问问你,我弟弟妹妹们已经在你那儿学习了两个月了,不知道学习的如何?”
李复言:“宁强学习的时间最短,心思不在学习上,不过认字倒也快,就是不好好练。宁春学习态度最好,学的不错,而且他算术学的最好。宁小花调皮,认字最少,不过她年纪还小,问题倒也不大。”
宁启:“大强不用管他,他想跟着我做生意,只要该学习的字学好就行。其他两个还是按原先的教,问问春哥儿喜不喜欢算术,要是喜欢,可以多教教他。”
李复言:“是,东家。那我便告辞了。”
在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秋季,高粱也成熟了。
这段时间,宁启一家人一直忙于酿酒工厂,将做出的酒都送到悦来酒楼去售卖。
不得不说,做酒的利润确实很高,宁启已经拿了两次分成,得到的钱已经快能够抵上酿酒的成本了。
高粱成熟了,宁启雇村里的人先把自家100亩地的高粱收割了,然后再雇他们去种植樱桃和连翘。
这些人的待遇也是每天二十文钱,中午包一顿午饭。就冲着这顿丰盛的午饭,村里都有很多人报名。
用了四天,高粱就收割完了。
“大家都跟我上山,我会领着大家找樱桃和连翘的位置。要是有人自己知道位置的,也可以找几个人自己过去。大家都要注意山里的野兽,不能受伤。”郑云说道。
“好。我知道位置,有一起的吗?”
“我跟你一起。”
渐渐的人群分成了几个部分,有自己找人一起的,有跟着郑云的。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扛着锄头和镰刀。
跟着郑云的那些人,郑云带着找到一个位置之后,便留几个人在那里,然后换另一个位置。
上山之前,宁启已经和他们交代,樱桃和连翘周围有小树苗的就把小树苗挖回来,没有小树苗的就取一部分老枝带回来。
与此同时,宁启带着另一部分人,先在地里挖树坑,等他们带回树苗或者枝条,便可以种植。
郑云带着大家找了十多天,才找够足够100亩地种植的树苗和老枝。
而一天后,宁启带着人也把这些树苗和老枝种植完了。
二十多天过后,宁启和郑云到种植园中去查看树苗和老枝的成活情况,树苗基本都已经成活,老枝生根的十株里面有五株。
幸好的种植的时候,宁启特意每个树坑里面扡插了两个老枝,这才让大部分树坑里都有成活的树苗。
而且宁启还单独找个地方扡插了一些树苗,现在刚好可以补苗,时间还不算晚。
樱桃和连翘树种下之后,直到明年春季,都不用找人管理,让它们自由生长就可以了。
樱桃和连翘种植完,宁启又得到了一笔高粱酒的分成,这次过后,已经把酿酒厂的成本全部挣回来了。
最近,宁启寻思着买一些人。自己家里现在盖的三进院,房子大,房间又多,要不是有爹娘和弟弟妹妹们帮忙,宁启和郑云两个人根本打扫不过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