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那我便不客气了。”她早就对启哥儿种的这新鲜蔬菜感兴趣了, 现在宁启递给她,她便直接接过,咬了一口:“真好吃, 启哥儿,这番茄种子能给我一点吗?我明年也想种点。”
“婶子,你拿着。”宁启又给了这个婶子几个番茄:“你吃的时候, 应该能吃到一点籽,你回去的时候, 把这里面的小籽挖出来, 放到竹筐上晒干, 明年就可种了。”
“好好, 那我回去试试。”婶子看宁启给他这么多番茄, 乐呵呵的接过,用衣襟兜着。
“种的时候,先找个地方,把这种子下进去, 保持土壤湿润,过段时间, 等番茄苗长到一掌高的时候, 再移栽,像我种的这样,隔断距离种一颗就行。”宁启继续说道。
这些村里的婶子都是经常种地的, 也种过辣椒, 宁启一说,她便知道怎么去种番茄了。
兜着这几个番茄, 这婶子高高兴兴的走了,直到回家还是乐呵呵的。
宁启摘了满满一篮子红彤彤的番茄, 试着拎了一下,沉甸甸的,也饿高兴的起身回家。
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三花婶也在自家菜地里摘菜,宁启便走过去给三花婶送了几个番茄,让她尝尝鲜。
然后又到爹娘家里,给了他们半篮子,还给他们说了吃法,最后才拿着剩下的半篮子番茄回家。
这天中午,宁启看着眼前的番茄,便想到了番茄炒鸡蛋和番茄炖牛腩,刚好家里鸡蛋和牛肉都有,宁启便自己做了这两样菜,郑云吃过之后,一直夸赞这番茄很好吃。
就连王桂花和巧哥儿吃过之后,也很喜欢这番茄的味道,他们觉得不管是生吃还是配着鸡蛋吃,都很好吃。
宁启刚开始只是挖了二十四个坑,准备种二十四颗番茄,但是等番茄出来后,他们把踢出来的番茄苗都种在了地里,导致今年的番茄种的很多。村里很多人都对着新鲜的蔬菜感兴趣,宁启给他们都送了些种子,让他们明年种植。
番茄结的果不少,一茬接着一茬,宁启和爹娘家里根本吃不完,就算给三花婶家里送了一些,他们也吃不完。
最后,等护卫们去悦来酒楼送高粱酒的时候,宁启让他们带了很多番茄过去,并且把番茄炒蛋和番茄炖牛腩的做法也一起写在纸上,让他们带了多去,给悦来酒楼增加两样新的菜色。
不过这两样菜色只能限量供应,虽说宁启家里番茄多的吃不完,但放到酒楼,这些番茄根本不算什么,每天也就只有几位客人能吃到这两样菜。
李程后来寄信过来,说好多人为了吃这两样菜,早早就让家丁来悦来酒楼排队,有些为了吃到这两样菜,还加钱买,悦来酒楼在各个食客心中的地位更高了。
宁启看到之后笑了,果然东西越是限量,越容易引起人的哄抢。这饥饿营销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销售的好手段。
石头也马上满月了,宁家现在在村里已经是富户,当然要给孩子办满月宴。
满月宴选在了六月初,主要是宁强操办的,村里的人基本都来了,热热闹闹的。
宁启和郑云给石头送了一对银手镯。宁启本来还想送两套衣服的,但是他不会做,便直接选了柔软的布料送了过去。
满月宴办完,宁强也不再天天在家照顾巧哥儿和孩子了,又重新回到了酒厂。
今年六月,去年来的两位走商赵商和王商,陆陆续续又来到了宁启家里,他们还是过来买蒸馏酒,上次带回去的蒸馏酒,在他们自己的郡城都卖的很好,没一段时间就买完了。
两人早就想来继续买高粱酒了,只是春季的时候,他们先去了去年约好的其他几个郡城,送了约好的货物之后,才能来石溪村。
这次来石溪村,他们虽没有碰面,但是都默契的要了一千多坛高粱酒,这高粱酒带回去,他们至少能挣一半的银钱,自是要的越多越好。
上次两人都觉得自己拿的少了,好在这次,酒厂库存足够,他们只是在宁启家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直接拉着高粱酒回去,没有过多停留。
自六月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走商来石溪村购买高粱酒。
他们有些是在悦来酒楼知道的高粱酒,有些是走商的时候,和赵商王商认识,从他们口中知道这高粱酒,有些是在胥州和江州郡城喝到过蒸馏酒,打听到是石溪村生产的之后,才找到石溪村买高粱酒。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