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历史军事>臣妻乃是长公主> 第七十二章 往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往事(一)(2 / 2)

那日李安衾似乎回到幼年日日缠着皇姐的那些日子。皇姐喂她吃樱桃酥山,而后李君琅坐于床上,将她抱在怀中讲故事哄她午睡。下午她们去东宫的林苑里放风筝,李君琅站在她的身后,一手扶住她的肩膀,一手拉着风筝线,太女殿下近在咫尺,李安衾甚至可以闻到皇姐身上淡淡的冷香。

用晚膳时,李君琅身边的宦官告诉她们皇后发现长清公主失踪了,责罚完雍王殿下后连忙派遣众人四下寻找小公主,就连圣人都被惊动了。

李安衾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然而李君琅淡然地写完今日的东宫日志,接着温声安抚自己的小皇妹,告诉她自己有办法使李安衾回去免受责罚。

“真的吗?”

李君琅点点头,胸有成竹道:“真的。”

膳后,东宫传报圣人来访。

李君琅让李安衾藏在寝殿的衣柜中。

“皇姐,真的不会被发现吗?”

李君琅安抚她:“不会。”

背过身去,李君琅眸中闪过一丝愧疚。

.

“朕问你,为什么谋反!”

李促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李君琅跪于地上,神色自若。

她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古来储君谋反上位者本就是少数,她既然敢谋反,那么就知道失败的结果。

戾太子刘据为自保政变失败,最终自缢于泉鸩;愍太子李承干密谋政变被泄露,最终被贬为庶人;节愍太子李重俊矫制发兵清君侧,最终被部下杀死。

他们当中只有李承干因为父亲唐太宗最后的仁慈幸免于难,其余谋反失败的储君通通身死。

李促亦是如此薄情的君王。当得知太女的谋逆一事,他就知道废太女立雍王的机会来了。在默不作声地处理掉那些藏在长安外的私兵、贬谪了那些计划参与叛乱的将领后,李促亲自来到东宫质问李君琅。而此时此刻,暗卫营的人就隐于殿外,随时待命。

李君琅余光瞥见不远处的衣柜,她嘴角上挂着若有若无的讥笑。

“儿臣没听懂父皇在说什么。”

李促冷笑一声。

“朕在问,太女何故谋反。”

“那儿臣也问,父皇何故废后。”李君琅不卑不亢。

李促笑了笑,取下墙上的马鞭走至李君琅身侧。

李君琅淡淡地看向他。

“谋反是为了自保。儿臣知道,自己在储君之位上多待一日都是在伤及雍王皇弟的利益,陛下不就是想立他为储君吗?让雍王住进武德殿,武德殿是什么地方,您肯定知道。其实,您什么都知道!”

话音刚落,马鞭高高挥起,重重地落在李君琅清瘦的脊背上,“啪”的一声,回荡在寂静的东宫中。

衣柜中的李安衾怯怯地透过衣柜的门缝,看见皇姐与父皇对峙的模样。

“请问陛下用马鞭,是国法,还是家法?”

李促面不改色,厉声斥责。

“朕抽的就是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第二鞭随之落下,打得李君琅背上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若是家法,那陛下是在替儿臣的母后惩罚儿臣吗?”

李促听罢握紧了马鞭:“你还有脸提你的母后。”

李君琅凛然:“您说得对,正是因为儿臣的出生,才让母后被彻底困在皇家,也正是因为儿臣太过懦弱,才眼睁睁看着陛下废后而无能为力。甚至,儿臣还在后悔,未能弑君来报答被辜负的母后。”

圣人静静地听完她铿锵有力的控诉。

没有李君琅想象中的盛怒,更没有下手更重的鞭打。

圣人扔下马鞭,冷冷地盯着她。

“朕只喜欢乖孩子和死孩子。”

“君琅,你选吧。”

这是这位天子最后的仁慈,他要她在自请让位和被杀之间做出选择。

李君琅闭上眼,脊背上的伤口钻心疼,她忍下伤痛,冷冷道:

“请陛下称太女!”

她誓不让储君之位。

事到如今,她已经不再畏惧死亡。

因为她相信,她的母后一定还站在奈何桥上等着她。

到时候,她们应该会手牵手走向来生吧。

.

“是陛下……杀害了明章太女。”

陆询舟不可思议。

东宫日志上记录的各种疯狂的臆想开始重新组合,一个个意象化为具体人形。

慈凤坠入黑暗、黑暗中蟾蜍的凝视、白蛇试图活活绞死她、蛭虫吸干她的血、幼龙咬住无助的她、圣龙将她推入地狱……

在这个臆想的世界中,只有少时活泼明媚的李安衾是唯一正常的意象。

那她将殿下藏入衣柜中时在想什么呢?

明章太女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让李安衾目睹至亲相残,不仅有报复的心理,大概也是因为她在面对死亡时渴望见到活生生的人吧。

耳边传来女人难过的“嗯”声,随后她抱紧陆询舟。

“那年东宫的大火亦不是……意外?”

这次她得到的是带着哭腔地呼唤。

“询舟……询舟。”

这是陆询舟第一次看见怀中人的孤助崩溃。

所有可怕的记忆涌上李安衾的脑海。

十一岁的深夜,炽热的鲜血飞溅到宫殿的柱子上,倒下的无头躯体,剑刃的那边是狰狞的面容与疯子可怕的笑声,还有火,是火,熊熊烈火不进地燃烧着。

那颗头颅露出怜悯世人的神情,却被暴戾的帝王一脚踢进明亮灼热的火焰中。

燃烧,燃烧;毁灭,毁灭。

柔嫩的肌肤被火舌吞噬,烤焦,化为枯骨。

剑刃的这边,寒光闪闪,十一岁的她躲在衣柜中战战兢兢,透过柜门的缝隙目睹了那场血案,最后也是慈爱的父皇在一片火光和热烟中骤然拉开柜门,拼了命地将她带离着火的宫殿。

然后,慈爱的父皇面容逐渐平静,后又露出诡异的笑容。

透过人的血肉,她看见父皇的皮囊之下藏着鬼魅的影子。

“忘记你所看到的一切。”

“父皇只喜欢乖孩子和死孩子。”

火光冲天,他们身后是万丈光焰,宫殿倒塌的声音配合着木头烧焦的噼啪碎响仿佛是某种终结的倒计时。

那年她十一岁,慈爱的父皇亲手将她推入冰冷的湖中。

.

她没有告诉陆询舟,圣人把她从大火中救出来后,又把她推入夏夜冰冷的湖水中。

李促怎么会不知道他纵火弑女时,李安衾就藏在衣柜中。正如那句“父皇只喜欢乖孩子和死孩子”,他的确想过将李安衾遗弃在大火中。

可到底是与爱后的孩子,一定的父爱与冷酷的理智相互矛盾之际,他忆起幼时目睹阿娘杀害阿耶。后来他在慌乱的逃跑中跌入池塘中,最后被下人救起,保住了一条命。但也正是从那之后,北梁的齐王世子失去了这辈子所有的天真。

于是,李促决定效仿高祖。

看天命吧。

那年李安衾十一岁,夜间意外落水后被救火的宫人们救起。

那夜之后,她亦如她的父皇。

失去了这辈子所有的天真。

[一]参考了一下历史,当初李世民服丧时就是让太子李承干监国。所以说皇帝服丧,太子监国,应该没有问题。

[二]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谥号为“戾”,又称“卫太子”,故我用“戾卫”来代称他;唐太宗的太子李承干,其被贬为庶人,后其孙李适之在玄宗朝担任宰相,追赠荆州大都督、恒山郡王,故我用“恒山”来代称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