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历史军事>臣妻乃是长公主> 第七十七章 斗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斗奸(1 / 2)

第七十七章斗奸

每年的正月十五,朝廷要召开年度财务会议,清算去年国库的各项支出。财务大会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中书令、尚书令、六部尚书外加户部两名侍郎,以及御史大夫一同参与会议决策。

今年的财务大会有所不同,因为新帝李琰年幼,故由身兼包括摄政公主与尚书令在内多职的李安衾辅佐主持。

含元殿中幼帝李琰坐于威严非常的龙椅上,左右两侧则是长身玉立的摄政公主殿下和气度神威不减当年的御前宦官刘公公。

李安衾今日穿的是晋制官服中最高一等的官服。

清冷的女人身着暗纹紫袍,腰佩金玉銙带,仅露出的细腻肌肤在官袍的衬托下愈发雪白,她的神情分明淡然却依旧予人不怒自威的感觉,活脱脱的一位心狠手辣的玉面阎罗。

台下吏部尚书领着除户部外的四部尚书站在大殿的一侧,对面则是齐站着户部的骨干官员和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中书令恭恭敬敬地立于龙椅右下方的不远处,他的面前摆着一书案,其上整齐地呈满笔墨纸砚,只待随时听旨起草圣旨。

李安衾见场下群臣俨然准备完毕,于是朝龙椅上的幼帝微微颔首,李琰忆起皇二姑母教他的礼节与话术,于是当场挥了挥手,奶声奶气道:

“议事——”

在场众人朝李琰的方向不约而同地跪下,三拜以后,异口同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森(身)。”

“谢陛下皇恩浩荡!”

贞安二年的年度财务大会就此拉开序幕。

李安衾望着台下众臣,冷淡之中又不乏严肃。

按自晋高祖干恩年间起的规矩,先是户部尚书出场上报去年各部诸司和天下十六道的实际开支。

钱尚书硬着头皮走到大殿中央,两手掀起官袍下摆,直身下跪,开始禀报事务。

去年算是不平凡的一年。

去年从正月初一到腊月初八是太宗在位的景升十一年,期间吴中地区发生大旱,北边契丹伺机南下险些吞并燕云十六州。好在仰赖先帝的恩德,吴中的旱情在前去赈灾的长清公主和随行官员们的努力下成功解决,狡猾的契丹人也被京兆大都护率领的御北军赶出了大晋的疆土。根基不牢却穷兵黔武的北辽后续也在丞相的离间计与密探的里应外合下分崩离析。

腊月初九到腊月三十一,是当今圣人[一]在位的贞安元年,期间基本无甚波澜,国库最大的开支便是先帝下葬皇陵的费用。

老道的钱尚书流利地将各项支出的情况汇报得一清二楚,只是最后在提到票拟签字时,钱尚书顿了一下,继而缓缓道:

“吏兵刑四部的票拟户部在去年腊月初四就弄好了,礼工二部则因国丧推迟到今年正月初五才把票拟好。这两个多月来大家都很辛苦,陛下与诸位同僚为国事操劳着实不易。”

钱尚书自觉铺垫得差不多了,遂话锋一转。

“户部的官员们也有尽力地为国事效劳。只是——臣部的陆侍郎担忧国库的支出有所缺漏,遂与度支郎中仔细核查了三日,最终签了大部分票拟。”

含元殿内陷入一阵可怕的寂静中。

李安衾淡然地望向台下泰然处之的陆询舟:“陆侍郎,哪些票拟你没有签字?”

陆询舟听罢立即出列,跪于钱尚书的身侧。

“回陛下和摄政公主,微臣未签工部的票拟。”

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少了些许焦灼。

吏兵礼三部尚书暗自松了一口气,刑部尚书裴之周则坦荡荡地默然而立。而工部尚书听罢面上闪过一丝不满之色,随即他又恢复成原来那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陆询舟接过小宦官呈上来的账册娴熟地翻了几页。

“去岁年初,户部预算一年中的各项开支为三千九百三十二万两。然而天命难测,去岁由于先帝驾崩、吴中旱灾与辽贼入边,朝廷支出的银两是近五年内最多的一年。腊月初四算出来的账单上,国库共支出了五千二百七十四万两,超出预算的一千三百四十二万两。幸在去岁与西域各国的外贸获利依旧呈上升的趋势,外加各方面的收入与去岁十六道全年的税银五千八百七十二万两。支收相抵,国库收入共五百九十八万两。”

工部尚书听罢悠悠地发问道:“国库能在灾荒年间有所收入,全仰赖圣人恩德,如何有碍你们户部在工部的票拟上签字?”

“彭尚书说得在理,全仰赖圣人恩德,国库在灾荒年间并未有所亏空。然而我将去岁的账册与景升五年的账册对比了一番,发现其中有所端倪。”

换下手中去岁账册,户部侍郎陆询舟取出景升五年的陈旧得泛黄的账册,当着众人的面翻开,而后将账册转过来面向大家,振振有词道:

“微臣请陛下明查。景升五年四月,夏季多雨,黄河泛滥决堤,河南、河北二道发生严重的涝灾。五月,东都洛阳发生地震。六月,江南东西二道发生旱灾、蝗灾。听罢,诸位可赞同景升五年算是极为不太平的一年?”

“我赞同!”

龙椅上的李琰奶声奶气地喊道。他虽不知道她说的那些话意味着什么,但仍然觉得这位户部侍郎当真有趣。

大殿中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被这道稚嫩的声音硬生生打破,大臣们拼命忍下长辈对于可爱小孩时那种泛滥的慈爱,而李安衾则无奈地低声提醒这位可可爱爱的小皇帝。

“陛下,您要自称‘朕’。”

“好吧。”李琰嘟嘟小嘴。

年迈的中书令瞥了一眼龙椅上的小天子便迅速低下头。

陛下好可爱,看得老臣都想回家抱抱孙子孙女了!

御史大夫重重地咳了一声,示意众人现下还是在财务大会上。

陆询舟和一众大臣们迅速调整过来,殿内又回到方才严肃的对峙中。

“如陛下所言,景升五年的确是极不太平的一年,去岁的情况与其比之也算好上许多。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多灾的一年,国库的收入却也有五百一十三万两。仅仅比去岁低了八十五万两。”

“由此可见,其中定有猫腻。”

话音刚落,御史大夫开口了,只见那位不茍言笑的银发老妪不疾不徐道:“猫腻是你自己的直觉,可有证据证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