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突然的没落,带来的影响是不小的。
以往和宋家交好的商户都闭门不见,生怕惹上麻烦。
宋二爷和宋三爷这两天腿都要跑断了,低声下气的去求人也没人愿意帮他们。
在他们看来,这窑场现在可不是代表着利益,而是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刀。
这会儿帝王仁慈不愿意计较,万一哪天帝王不高兴,这不是现成的靶子嘛。
有好心的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二人,于是两人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都有些颓丧。
“二哥,咱们账上的银子能补得齐这窟窿吗?”
宋三爷瘫在椅子上,猛灌了一大口茶水,才开口询问道,“不行咱们只能用自己的银子填补这个窟窿了。”
这话说出口他觉得自己心口都疼,这么多钱啊,他一分都花不到。
都怪大哥。
“够是够了,只是。。”宋二爷苦笑,“还了这笔钱,咱们是一分都没有了。”
“不能吧。”宋三爷睁大眼睛,不太相信,“大哥这些年赚的都不止这个数了。”
他伸手比了个五。
“大哥最近从账上支出了不少,给家里面留的钱并不多。”
“砰。”宋三爷猛地拍了下桌子,大骂,“大哥这狗东西,是要逼死我们一家子吗?”
他现在恨不得把大哥的尸骨挖出来鞭尸,什么兄友弟恭都是狗屁,老大这狗东西,光嚯嚯自家人去了,到现在还得让他们两个给他收拾烂摊子。
“行了,气大伤身。”宋二爷拍拍弟弟的肩膀,叹了口气。
他现在是一点生气的想法的都没了,甚至在经历这么多变故之后,心态更是平静了许多。
“咱们去把账上的银子归拢,赔给管事公公吧。至于窑场,明日和内务府的公公们商量一下,看他们收不收,若是不收,就不要了。事情办完,咱们就离开京城,去找孩子们。”
“好吧。”
宋三爷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这会只能听二哥的。
两人往后院去,踉跄着步伐,背影都带着些许老态。
墙角地面上,落下了很多枯萎的竹叶,此时已经无人打理,带着几分荒凉
-----
深夜,两兄弟堪堪把银钱凑齐,而账上是一分不留。
宋三爷看着账本,又想发火。
老管家此时匆匆跑进来,“二爷,布庄的黄老板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黄老板?”宋二爷立马接过信打开。
看到信上说,有人要接手窑场的时候,他先是一喜,再看到这人是秦波的时候,笑容一顿,面色又难看了起来。
宋三爷看他二哥这样,立马询问,“信上说什么了,怎么你脸色这么难看,不会是大哥又闹出了什么麻烦?”
“唉,你自己看吧。”
宋三爷看完信,也有些不知所措。
这秦波是他们亲自赶出京城的,谁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他愿意接手自家的窑场。
这样的话,只怕这窑场,他们不仅赚不了什么钱,怕是还要亏本呢。
“二哥,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能赚回多少是多少吧。”
总比卖不出去的好。
就这样,秦波以低了窑场一倍的价格,成功买下宋家建造近三十年的窑场,以及所有的工人和老师傅。
而宋家,在还了内务府的赔款后,当天就离开了京城。
扬州首富宋家,自此落幕。
--------
秦波拿下窑场后,和内务府续上了之前宋家的那批订单,然后他让窑场继续运行,就准备和京城其他瓷器商户合作。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