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王老太师的门生故吏!
汴水,江岸。
浅滩鸣玉,江水悠悠。
江昭立于渡口,衣袂飘飘。
十余步外,以顾廷烨、王韶、苏辙、韩嘉彦几人为首,约莫二三十人,皆是肃然而立。
江昭一挥袖,拱手道:“诸位,珍重。”
“大人珍重。”
几十人齐齐回礼。
这些人,要么是五品,要么是六品,都是熙河故吏。
江昭点头,摆摆手道:“且去吧。”
几十人齐齐一礼,相继往回走去。
江昭登船,负手而立,心头有种莫名的惆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就是不知,淮左祖父如何
“开拔——”
一道长吼,大船抛锚,就此转向,直下淮左。
淮南东路治所。
安抚使厅。
主位,一老者身形肖瘦,白发苍苍,约莫五六十岁,手持典籍,沉心阅览。
此人,名为冯许,实为淮南东路安抚使,一方封疆大吏,掌一地军政大权。
“大人。”
一人走近,着青袍,望上去约莫四十来岁。
“承绪,怎么了”安抚使冯许头也不回,缓缓问道。
这七品小官,乃是安抚司属官,主管安抚司文书起草、政务协调等。
作为类似于秘书的存在,安抚司属官影响力不小,一向有“假安抚使”之说。
“淮左江大夫病重,江侍郎已是乘船南下,以求侍疾。”何绍禀报道。
安抚使称呼的“承绪”,乃是他的字。
江大夫,则是江志,曾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
“归乡侍疾吗”冯许抬头,典籍轻放。
官员侍疾,须得上报朝廷,经朝廷批准。
两京一十四路,都有相应的进奏官。
一旦侍疾批复,进奏官就会立刻下发一份文书,通知地方。
大官归乡,其中门道可不是一点半点。
一路司衙州郡官员,上上下下,不知有多少人都渴望拜访,以求得一片仕途通达。
当然,绝大部分官员,都仅仅是心中幻想一二。
要想真正有资格拜访小阁老,起码得是四品官。
五品,若是找得到关系,或许也有机会。
冯许起身,踱步沉吟。
于他而言,倒是并不渴求拜见。
毕竟,他已经五十有八。
安抚使任期一满,他就恰好六十岁。
届时,要么是调任从二品京官,要么是调任正二品虚职,亦或者干脆上书致仕。
对他来说,见不见小阁老,都没什么影响。
半响,冯许摆手道:“让宋副使去吧,允其调兵三千。”
大官归乡,从职责上讲,地方上并没有硬性的接待义务。
当然,职责规定是一回事,地方上的具体执行又是一回事。
究竟有没有接待活动,往往取决于归乡官员的影响力。
影响力大,就有人负责接待。
影响力小,则是无人问津。
小阁老,自是影响通天的人。
“是。”属官何绍点头,就要离去。
冯许摆摆手,吩咐道:“记得,让他代我向小阁老道谢一声。”
淮南东路赈灾事宜,要是没有江昭的鼎立支持,指不定就起了造反。
届时,他究竟能不能安稳落地,还真不一定。
“是。”何绍重重点头。
安抚副使厅。
属官何绍一一说明情况。
主位,副使宋怀心头一震,摆手道:“替我谢过冯大人。”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