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块。
一个手艺人一整天的劳作,换不来城里一杯奶茶钱。
赵海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这不是手艺的问题。
“年轻人呢?没人学吗?”
萧蔷忍不住问。
另一个老师傅苦笑一下。
“学这个?学了能娶上媳妇?能去城里买楼?傻子才学。”
“东西好卖不上价有啥用?”
“换不来钱啊。”
离开篾匠家,一行人又往后山走。
柳树沟的山泉,在几块大石头下汩汩冒着。
水清得见底,杨光捧起一汪尝了尝。
“甜的!书记,这水真好喝!”
柳树沟的村主任李为民,也跟了过来。
他一脸自豪,又一脸惋惜。
“好是好,就是出不去。”
“前几年有个老板来看过,说是水质比市面上卖的那些矿泉水都好想投资建厂。”
“然后呢?”
赵海川问。
“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
李为民撇撇嘴,“今天跑这个局盖章,明天要那个部门审批。”
“一会儿说环评不过关,一会儿说用地手续不全。”
“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年,人家老板直接不玩了。”
“说我们这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一句糙话,道尽了所有无奈。
赵海川看着那汪清泉。
竹编,山泉。
这是两座被埋在土里的金矿。
挖不出来,不是因为矿不好,是因为有人堵住了矿洞口。
可能是无意的官僚主义,也可能……是故意的。
回镇上的路上。
赵海川靠在椅背上,闭着眼,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竹编缺的不是手艺,是品牌是设计,是规模化生产是销售渠道。
必须让它变得时尚,变得有故事,让城里的小资愿意为它买单。
山泉缺的不是水质,是资本是许可是市场营销。
李为民说的“妖风”和“王八”必须扫清。
“萧蔷。”
“在,书记。”
“你马上联系两个人。”
“一个是县里的电商协会会长,问问他,愿不愿意搞一个非遗扶贫的直播项目。”
“另一个,联系省轻工设计院,我想请他们为我们的竹编产品做一套全新的包装和产品设计。”
萧蔷的眼睛亮了。
“省轻工设计院?”
“这个……怕是不好请吧?费用也……”
“先联系,拿出我们的诚意。”
赵海川打断她,“告诉他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项目,这是一个能拿到省里去评奖的文化扶贫标杆项目。”
他知道,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最好的草。
对这些文化人、设计师,钱有时候不是第一位的,名声和荣誉才是。
回到办公室,天已经擦黑。
还没坐稳,萧蔷就抱着一摞文件夹走了进来。
“书记,这是您要的历年扶贫资金的账目材料,原始凭证都在这里。”
“我跟财务办的人核对了一晚上,发现几个大问题。”
“第一,有几笔总额超过五十万的款项,流向了几个跟李镇长……”
“有关联的企业,名义是劳务输出培训农产品采购,但票据不全,很多都是白条用途非常模糊。”
“第二,还有一笔三十万的专项资金,是指定给一家叫绿源的农业科技公司的,用来发展大棚种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