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凯旋的办公室里,他给对面的刘志军倒了一杯茶。
“急什么。”
白凯旋慢悠悠地说,“让他看。看得越仔细越好。”
刘志军端起茶杯,眉头却没松开。
“县长,我总觉得不踏实。”
“姓赵的这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要是揪着报告里的问题不放,怎么办?”
“他敢吗?”
白凯旋嗤笑一声,拿起桌上的手机。
“我来给你吃个定心丸。”
他拨通了赵海川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接了。
“赵书记我是白凯旋啊。”
白凯旋的语气热情洋溢,“报告看得怎么样了?”
“写得还行吧?刘明达他们也是加了好几个通宵才赶出来的。”
电话那头,赵海川的声音传来,听着有点懒洋洋的。
“嗯看了。”
“写得挺详细的。”
“那……书记对报告的结论没什么意见吧?”
白凯旋试探着问。
“我再研究研究。”
赵海川的回答模棱两可。
但白凯旋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研究研究”,这就是官场上的“同意”或者“默认”。
如果他真有意见,早就跳起来了。
会说“这份报告问题很严重”、“要打回去重做”。
这种含糊其辞,就是服软的信号。
“好,好。那书记您先忙我们等您指示。”
白凯旋挂了电话,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怎么样?我说了吧?他怂了。”
“一个外来户没靠山,耿群又退休了。”
“他拿什么跟我们斗?拿他的嘴皮子吗?”
刘志军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会不会是……在演我们?”
“演?”
白凯旋笑了,“就他?他还嫩了点。”
“在荣阳这块地界上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得卧着。”
“他要是不识时务有的是办法让他滚蛋。”
白凯旋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审计这关算是过了。”
“下一步,就是把他手里的权一点点架空。”
“让他当个甩手掌柜,混到年限自己灰溜溜走人。”
看着白凯旋志得意满的样子,刘志军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也许,真是自己想多了吧。
赵海川挂断电话,嘴角翘了一下。
还打电话来试探?
看来,是有点急了。
杨振市长给的人脉,该用上了。
当天下午,市里一家不起眼的茶楼,二楼包厢。
赵海川见到了陈峰。
市审计局副局长。
四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不像官员,更像个大学教授。
“陈局久仰。”
赵海川主动伸手。
陈峰握了握,很实在。
“赵书记客气了。耿书记以前经常跟我提起你。”
一句话,关系就拉近了。
都是自己人。
赵海川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
“陈局我在荣阳搞农业补贴的审计遇到点麻烦。”
“县里的审计局出了一份初稿。”
“我不是专业出身里面很多门道看不太懂。”
“想请陈局这样的专家帮我把把关。”
赵海川话说得很谦虚。
陈峰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亮。
他这种搞了一辈子审计的人,一听就懂了。
“看不懂”,就是“看出了问题,但需要专业支持”。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