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最好突破。
“先别动。”
赵海川吩咐道,“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把尾巴藏得更干净。”
“你让你的人继续给我盯紧他。”
“不是盯梢是全方位监控。”
“他每天见了谁去了哪,甚至他老婆去哪家超市买菜都给我弄清楚。”
“我要他所有的社会关系和行动轨迹。”
“等到时机成熟,这条鱼,我要活的。”
挂了电话,赵海川靠在椅子上,长长吐出一口气。
……
荣阳县的请求函,加上杨振市长的秘书一个不经意的电话,很快就摆在了市审计局局长的办公桌上。
局长看了看,又看了看旁边坐着的副局长陈峰。
“老陈这事你怎么看?”
陈峰面无表情。
“一个县委书记,绕开县长和县审计局,点名要市局去指导复查。”
“这事儿不简单。”
局长点点头。
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门儿清。
这哪里是请指导,这分明是搬救兵。
而且,是向白凯旋的对立面搬救兵。
杨市长那边透过话了,这事要重视。
怎么重视?派谁去?这就是学问了。
“那……你看派谁去合适?”
局长问道。
陈峰推了推眼镜。
“我去。”
“你?”局长有点意外。
一个县的复查,还不至于让一个副局长亲自出马。
“荣阳县的水深着呢。”
陈峰说,“耿群书记当年在那儿费了多大劲,我们都清楚。”
“现在他的人要捅这个马蜂窝,我们既然要插手就得插到底。”
“派个小鱼小虾过去要么被人家糊弄,要么被人家吓回来没用。”
局长沉吟片刻,最终拍板。
“行!就你去!”
“人手你自己挑要谁给谁!只有一个要求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别给市局丢人!”
于是,一支精干的三人专家组,火速成立。
带队的,是市审计局副局长,陈峰。
此人四十五岁上下,是全市审计系统公认的业务第一刀,性格耿直,油盐不进,是市长杨振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
更重要的是,他跟已经退休的耿群书记私交甚好,对地方上那些做假账的套路,深恶痛绝。
他带了两个副手。
一个叫孙毅,三十出头,戴个黑框眼镜,看着文弱,却是顶尖的计算机高手,尤其擅长数据恢复和电子取证,人送外号“数据幽灵”。
另一个叫吴小倩,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姑娘,长相普通,但心思缜密,是追踪资金流向的专家,再复杂的账目,只要从她手里过一遍,钱的来龙去脉,保证给你画出一张清晰的地图。
专家组抵达荣阳县那天,天气阴沉。
赵海川亲自到高速路口迎接,姿态放得很低。
没有搞欢迎仪式,没有拉横幅,一辆商务车,直接把人接到了县委招待所。
“陈局,孙工,吴老师,一路辛苦。”
赵海川给三人递上热毛巾,“房间都安排好了先休息一下,晚上我给大家接风。”
陈峰摆摆手,接过毛巾擦了把脸。
“接风就免了。”
“我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吃饭的。”
他打量着眼前的赵海川。
很年轻,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
眼神很正,说话不卑不亢,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有点意思。
陈峰心里想。
不过,场面上的功夫谁都会做。
这年轻人是真心想查案,还是只想借市局的刀,演一出戏给他背后的领导看,还得再观察。
“赵书记客套话不多说。”
陈峰开门见山,“我们时间有限想尽快开展工作。”
“希望县里能全力配合。”
“一定!”
赵海川立刻保证,“陈局放心,复查工作由您全权主导,我们只提供后勤保障绝不干涉任何具体业务。”
“需要什么人什么材料,您随时开口。”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