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沃尔克中校轻笑一声,似乎对这种政治把戏习以为常:“政治总是需要好看的包装,不是吗?”
“上帝啊。看看这帮可怜的波兰蠢猪。”俄军中校沃尔克朝着远处目标方向望去,语气中充满了轻蔑,“这帮人连暗哨之类的都不布置,这里距离他们的营地只有五公里,呵,他们跑不了了。”
“嘛,毕竟是一帮农民刚刚训练一个多月就要上战场了。”布尔卡停顿一下,深吸一口烟,然后缓缓吐出,接着说道:“这边的暗哨都被我们的人处理了,但是其他方向的暗哨有可能发现你们的行军。”
“无所谓。”俄军中校沃尔克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三万部队包围住了这三千多人,你说,他们怎么跑?”
“我要提醒你,不能杀俘虏。”布尔卡突然转向沃尔克中校,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眼神直视对方,“你知道规矩,大部分人都是农民,他们有权力回到奥地利继续生活。“
“切,我无法理解。”俄军中校沃尔克最后吸了一口烟,将烟蒂扔到脚边踩灭,“这些人明明都是乱党,全杀了都算陛下仁慈,你们竟然还要保住一部分人。”
在他看来,起义者只有一个下场——死亡。沙皇的仁慈不应该浪费在这些叛徒身上。他的手无意识地抚过腰间的马刀,那是他在镇压高加索地区起义时获得的战利品,刀鞘上刻满了精美的图案,代表着他的功勋和荣誉。
“嘛,这里毕竟是奥地利。”
...
这场包围战可以说是相当无聊,毕竟是数万俄军围攻几千人的波兰志愿军,而且还是在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军队协助之下,毫无疑问,最后的结果是498人战死,两千多人被俘虏。
俄军损失约300人,大多是在面对有组织抵抗时伤亡的。
并不是只有热舒夫这里的波兰志愿军出事了,普热梅希尔、布罗迪等地的波兰志愿军跟一些联系波兰起义军的机构全部都一锅端掉,只有极个别的人逃走了。
在普热梅希尔城,当地驻军指挥官柯林斯基上校在午夜接到了一封来自维也纳的加密电报。读完电报后,他脸色煞白,迅速召集了所有军官。
“先生们,”柯林斯基上校声音低沉,“我们有新的命令。立即逮捕城内所有与波兰起义相关的人员,包括波兰志愿军招募站的所有人。行动代号'冬季清晨',现在开始执行。”
军官们面面相觑,有些人脸上露出惊讶和犹豫。普热梅希尔有大量波兰人口,许多军官自己就有波兰血统或与波兰家庭有姻亲关系。
“这是皇帝陛下的直接命令,”柯林斯基补充道,“任何犹豫或不服从都将被视为叛国。”
随后,一场无声的突袭在普热梅希尔展开。城内最大的波兰志愿军训练营被包围,近800名志愿军在睡梦中被逮捕。城内的波兰文化协会、报社和募捐机构同时被查封,数百人被带走。
在布罗迪,一个靠近俄国边境的小城,情况更加戏剧性。当地的波兰活动家卡叶坦·扎克利茨基伯爵收到了风声,提前几小时得知了维也纳的计划。他迅速组织了约200名志愿军,试图连夜越境进入俄属波兰。
然而,当他们接近边境时,发现俄国军队已在边境线集结。被前后夹击的志愿军陷入了绝境。扎克利茨基伯爵率领一小队人马突围,向北方森林深处逃去。在追捕中,扎克利茨基中弹,但仍然带领27名志愿军在黑暗中摆脱了追兵,成为当晚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太阳升起时,奥地利境内的“冬季清晨”行动已经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一夜之间,超过7000名与波兰起义相关的人员被逮捕,包括军事人员、政治活动家、募捐人员和普通支持者。几乎所有重要的波兰民族组织都被取缔,他们的财产被没收,档案被查封。
维也纳官方通讯处在晨间发布了简短声明:“帝国政府昨夜采取行动,挫败了一场针对国家安全的阴谋。被捕人员涉嫌与外国势力勾结,企图破坏帝国统一。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而在各地监狱中,成千上万的波兰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们中有贵族、商人、学者、农民,甚至有未成年的学生。帝国的铁拳已经落下,波兰民族运动在奥地利境内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维也纳时报,1864年1月2日,头版大标题赫然醒目:
“震惊!加利西亚王国前总督阿根诺·戈卢霍夫斯基伯爵被指跟境外势力勾结,意图颠覆帝国在加利西亚王国的统治被捕。”
报纸上刊登了一张戈卢霍夫斯基伯爵被押解的照片,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利西亚王国总督如今憔悴不堪,被两名奥地利宪兵夹在中间,低着头走进维也纳中央法院的大门。
文章详细描述了戈卢霍夫斯基伯爵如何“利用职权,纵容并暗中支持波兰分裂主义活动”,如何“与巴黎和伦敦的阴谋家保持秘密联系”,甚至声称在其私人住宅中发现了“大量与叛国计划相关的文件和通信”。
文章指出戈卢霍夫斯基伯爵涉嫌挪用公款,将超过100万弗洛林的帝国财政资金秘密转给波兰起义组织,用于购买武器和雇佣兵。
报道引用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帝国高级官员的话:“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严重的叛国案件之一。一名受帝国信任的高官,竟然暗中策划分裂帝国的阴谋。”
“俄国军队公然越过帝国边境,攻击我国公民!”
“澄清!俄国军队是针对逃窜到帝国境内的波兰起义军的行动,不小心大概误入了十公里的范围,已经将向该省份缴纳赔偿金!”
在《维也纳观察家报》的报纸头版,则是印着“哈皮斯村庄遭到波兰起义军的血洗!有照片!有真相!”这个标题。
整个头版被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占据——一个小村庄的广场上,数十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雪地上,血迹将雪染成红色。村庄的墙壁上,用血液(照片上呈现为黑色)写着“波兰起义军第7师第14旅留,该村涉嫌跟俄国勾结出卖情报“。
照片旁的文章详细描述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据称,12月31日深夜,一支约200人的波兰起义军突袭了位于加利西亚东部边境的哈皮斯村,这个以和平著称的小村庄因被怀疑向俄国提供情报而遭到“灭村式报复”。文章称,78名村民被杀害,包括27名妇女和13名儿童,村庄的大部分建筑被焚烧。
报道引用了一名“幸存者”亚历山大·科瓦尔斯基的证词:“他们半夜来了,砸开每一户人家的门。他们把人们拖到广场上,指控我们是叛徒。然后...然后他们开始处决每一个人...”科瓦尔斯基声称自己通过躲在地窖中幸存下来,目睹了整个屠杀过程。
这篇报道一经发表,立即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普通民众对波兰起义军的同情迅速转变为恐惧和愤怒。在维也纳的街头,人们聚集在报摊前,争相阅读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
哈皮斯村“屠杀”事件的报道在奥地利帝国境内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波兰情绪浪潮。街头巷尾,人们愤怒地谈论着这一“暴行”,要求政府采取坚决措施保护帝国公民。
维也纳的街头出现了自发的抗议活动,人们高举标语:“保卫我们的边境!”“惩罚波兰凶手!”一些波兰商店和餐馆遭到破坏,几名波兰学生在大学校园内被殴打。帝国警察对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民众的“正义愤怒”。
1月5日上午,帝国议会召开紧急会议。首相布尔伯爵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帝国政府不能再容忍这些暴行。今天,我将代表皇帝陛下宣布一系列紧急措施,以保护我们的公民,惩罚罪犯,维护帝国的尊严和安全。”
当天下午,《帝国公报》发布了一系列法令:
即日起,取缔所有与波兰起义军相关的组织、协会和机构,其财产全部没收充公。
禁止任何形式的波兰民族主义宣传活动,违者将以煽动叛乱罪起诉。
对所有曾参与或支持波兰志愿军的人员进行全面调查,确认有罪者将受到法律严惩。
加强对加利西亚地区的军事管控,增派帝国军队驻守边境地区。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