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即使以最乐观的估计,如果敌军全力进攻,我们也无法坚持超过一周。而且,一旦战斗开始,平民伤亡将无法避免。哥本哈根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像要塞那样设计用于防御。”
“海军呢?“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转向海军大臣。
“陛下,我们仅存的几艘战舰已经集中在哥本哈根港,包括四艘老式战列舰和十艘护卫舰。'罗克拉克'号在上次海战中受损严重,仍在紧急修理中,但恐怕无法及时恢复战斗力。“海军大臣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奥地利人的铁甲舰队相比,我们的实力相差悬殊。”
海军大臣停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不过,我们的海军官兵已做好准备,如果敌人试图渡海,我们将全力阻击,即使这意味着我们全部战死。丹麦海军有着悠久的光荣传统,我们不会轻易屈服。”
国王对海军大臣的忠诚表示感谢,但他也清楚,这种牺牲精神虽然可敬,却无法改变军事实力的悬殊差距。
首相蒙拉德一直保持沉默,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决定。他是一位瘦高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圆形眼镜,灰白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作为民族自由党的领导人,他曾是推动1863年宪法修改的主要力量,也是这场战争爆发的间接责任人。
此刻,他终于开口:“陛下,我必须坦率地说,继续抵抗可能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破坏。也许...也许是时候考虑接受和平条款了。”
会议厅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明白首相的话意味着什么——放弃数百年来丹麦人引以为豪的独立与尊严,接受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条件,这其实是无条件投降。
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慢慢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着哥本哈根的城市景观。街道上行人稀少,商店大多关闭,偶尔能看到载满伤员的马车缓缓驶过。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一种末日般的氛围。
“英国方面呢?”克里斯蒂安九世问道,他当然明白这场战争早已经必输无疑,他一直坚持抵抗,穿上军装来鼓舞士气,就是在等英法的干涉,尤其是他还把女儿嫁给了英国的王子。
外交大臣莱因斯多夫伯爵也是摇着头,“陛下,英国方面现在说能做的都做了,他们无法改变奥地利跟普鲁士的决心。”
他翻开一份最新收到的外交电文:“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对丹麦的处境表示'深切同情',并承诺将在和平谈判中为我们争取'公正的条件'。但在军事上,英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卷入这场冲突。”
莱因斯多夫伯爵合上文件夹,继续说道:“至于法国,拿破仑三世也表达了同情,但他现在忙于墨西哥和北非的事务。简而言之,陛下,没有人能真的帮我们获胜。”
“唉。”克里斯蒂安九世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过身,用一种有些平静的语气说道:“我之前就警告过你们,我们修改宪法是给了奥地利跟普鲁士借口,你们全然不听。”
国王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无奈。克里斯蒂安九世是反对1863年丹麦宪法修改的,这次修改是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并入丹麦王国,引发了德意志人的强烈反对。但当时议会让他登基的前提是他必须签署这项宪法。为了王位,克里斯蒂安九世不得不签了字,尽管他预见到了可能的后果。
而当时议会最大的党派就是现在执政的民族自由党。
“陛下,事实已经发生了。”首相蒙拉德双手捂了捂额头,然后站起身讲道:“宪法是丹麦人民的选择,我们只不过人民的代表。而现在,这场战争已经输了,陛下。我请求您,在英国的斡旋下,结束这场战争吧。”
克里斯蒂安九世沉默了许久,张张嘴,然后闭上。
最后,他开口:“先生们,丹麦已经战斗了近一年,我们的士兵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但作为国王,我不能让我的人民继续遭受战争的折磨,尤其是当胜利的希望如此渺茫时。”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接受他们的条件。同时,我们需要争取一些修改,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损失似乎已无法避免,但我们必须保住菲英岛和其他丹麦核心领土。冰岛、格陵兰岛这些都可以给他们,但是北日德兰...唉。”
“争取一下吧。”国王最终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的希望。
“是的,陛下。”外交大臣莱因斯多夫伯爵应了一声,然后犹豫着开口:“陛下,瑞典那边?”
这个问题引起了会议室内的一阵骚动。在场的大臣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显然都对此有所耳闻。卡尔十五世,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的国王,一直梦想着统一整个斯堪的纳维亚。现在,丹麦的危机可能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来是传言,但后面基本上高层都知道了,瑞典的卡尔十五世已经向一些欧洲强国表达了他对丹麦未来的关切,甚至暗示愿意接受某种形式的瑞典-丹麦联合。
“这需要人民的决定。”克里斯蒂安九世咬着牙,闭上眼睛,“我们会举行投票,人民会决定骄傲的丹麦王国是独立还是加入瑞典王国这个大家庭。”
随着会议接近尾声,克里斯蒂安九世给出了最后的指示:“准备一份和平谈判的框架文件,同时起草一份关于全民投票的公告。我们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英国的斡旋与普奥联军接触。”
“是,陛下。”
几位大臣纷纷应道,但几乎每个人的头颅都低的很低,不再是克里斯蒂安九世刚刚登基时候的样子。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