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40章 近东战争的会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0章 近东战争的会谈(1 / 2)

1867年秋到1868年4月份,俄国发动了最大规模的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此次进攻最终伤亡5万8千人,战役失败,未能攻克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这座横跨欧亚的古城,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兴衰。从拜占庭到奥斯曼,它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之畔。城墙上的弹痕和血迹讲述着最近这场惨烈的围城之战。

四月的风夹杂着海水的咸味和烟火的气息吹过海峡,将黑色的浓烟卷向高空。从马尔马拉海方向望去,君士坦丁堡的轮廓在晨雾和战火的烟尘中若隐若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和奥斯曼清真寺的尖塔依然屹立不倒,俯瞰着这座刚刚经历浩劫的城市。

由于奥地利一方不断地把人往奥斯曼帝国剩余领土部分驱赶,外加上黑山军队或者披着黑山军服的奥地利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俄国人历来的暴行,这让很多奥斯曼人都认为这是关乎自己生存的绝命一战。

在巴尔干半岛的山区,成千上万的难民拖家带口向南逃亡。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生活了数代,如今却被迫离开家园。老人们背着一生的积蓄,妇女们抱着哭泣的婴儿,孩子们牵着羊群和山羊,形成一条绵延数公里的悲惨队伍。

当这些难民抵达君士坦丁堡时,他们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全城的愤怒和恐惧。在清真寺和市场中,人们互相说着巴尔干各地穆斯林被屠杀的故事,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言如同烈火,点燃了奥斯曼人的战斗意志。

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亲自登上古老的狄奥多西城墙,向守军发表激情演说:“今天,我们不仅为奥斯曼而战,更为伊斯兰的尊严而战!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浇灌!”

苏丹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街头巷尾贴满了号召全民抵抗的布告,上面用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和希腊文写着:“保卫伊斯坦布尔,保卫我们的家园!”

各行各业的人们放下工作,拿起武器。渔夫们用他们熟悉的海域为城市提供食物;工匠们日夜不停地修补城墙和制造简易武器;妇女和孩子们运送弹药和食物,照顾伤员。甚至非穆斯林社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也参与防御,因为他们明白,如果城市陷落,他们的命运同样堪忧。

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古老而又兼顾的城市堡垒,普通的火炮对其造成的损害不算太大,奥地利将自己的155毫米榴弹炮也卖给了俄国人三十多门,但是对于一座人口七八十万的大城市来说,的确数量太少了点。

俄军的炮兵阵地上,士兵们日夜不停地操作着这些庞然大物。每一发炮弹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刺鼻的硝烟,但对坚固的城墙造成的伤害却远低于预期。

“该死的,”一位俄军炮兵上尉战后骂道:“这些建筑是厚得像山一样!我们需要更多的重型榴弹炮,而不是这些玩具!”

再有一点就是英国人源源不断地武器物资输送,这可真怪不得奥地利啊,沙皇陛下明鉴,奥地利舰队打不过这帮该死的英国佬啊。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上,英国军舰公然护送着运送军火和补给的商船进入君士坦丁堡港。这些船只上覆盖着帆布的货物中,藏着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炮、恩菲尔德步枪以及大量的弹药和医疗物资。

虽然英国官方坚持只是“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交易”,但实际上,英国政府正通过各种隐蔽渠道全力支持奥斯曼帝国。

根据攻城的俄军官兵报告,他们发现了肯定有英国军队参与了这场防御战。

俄国使节立即向英国提出抗议,指责其直接军事干预。但英国外交大臣斯坦利在给俄国大使的回信中断然否认:“英国严守中立,任何关于英国军队参与君士坦丁堡防御的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如有英国公民参与,纯属个人行为,与英国政府无关。”

事实上,有数百名乃至千名“退役”英国军官和士兵以“志愿者”和“军事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城防组织和训练。这些人表面上是受雇于奥斯曼政府的私人雇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薪水仍来自英国国库的秘密账户。

不管怎么样,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围城战,结束了。

1868年4月20日,俄军总部,君士坦丁堡北方的的卡拉不伦。

一片狼藉的指挥部内,俄国将领们面色阴沉。地图上标记的进攻路线和预定突破点已经被红色的叉号覆盖,代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

“就差最后一点!就差最后一点啊!”俄国的弗拉基米尔·阿尼奇科夫中将直接将一把军刀扔到了地上,大声骂道:“该死的后勤部,都应该枪毙!”

“我们的武器跟弹药都不能及时的供应上来!”阿尼奇科夫中将红着眼睛怒骂道:“还有炮弹,他妈的合格率能有一半吗!”

他猛地踢翻一张小桌子,上面的茶杯和文件散落一地。几位年轻军官低着头,不敢直视这位暴怒的将军。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阿尼奇科夫粗重的呼吸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炮声。

参谋长费奥多罗维奇也是狠狠地握紧拳头,砸在桌子上,“要不是后方那帮人拖后腿,我们早就拿下君士坦丁堡了。”

“三周前我们请求的炮弹和弹药到现在只到了一半,”他翻开一本厚厚的记录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而且质量差得离谱。据前线报告,有近四分之一的炮弹要么不爆炸,要么偏离目标。这简直是谋杀我们自己的士兵!”

房间角落里,几名年长的军官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上校悄声说:“这不仅仅是后勤问题...英国人的干预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事实上,我个人猜测肯定有上万名英国士兵参与了守城。”

“够了。”坐在桌子后面的俄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巴雅廷斯基亲王发话,“阿尼奇科夫,将军刀拿起来,这是军人的荣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