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武侠修真>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第384章 加冕,跟挖槽,敌人向我们开枪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加冕,跟挖槽,敌人向我们开枪了!(1 / 2)

1871年4月20日,耶路撒冷。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就已经照射在圣墓教堂新修复的穹顶上,金色的十字架在朝阳中熠熠生辉。然而到了上午十点,这阳光就变得有些过分热情了。四月的耶路撒冷,白天的温度已经能达到三十五度,对于穿着厚重礼服的欧洲贵族们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折磨。

圣墓教堂前的广场上,奥地利龙骑兵组成的仪仗队笔直地站立着,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下,但没有一个人敢动一下。他们身着白色礼服,头戴高高的羽饰头盔,在阳光下如同一尊尊大理石雕像。

“该死的天气。”俄国皇太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低声对身边的随从抱怨道。这位二十六岁的皇储身材魁梧,平日里最讨厌的就是繁文缛节,但这次他不得不代表父皇来参加这个重要的仪式。

“殿下,请忍耐一下。”他的外交顾问涅斯塞尔罗德伯爵轻声提醒,“这可是展示俄奥友谊的重要时刻。”

亚历山大撇了撇嘴,目光扫过教堂内的各国代表,什么法国的法夫尔特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三子阿瑟王子、普鲁士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等等,各国都派出了合适的代表参加。

这些人的脸上表情各异,有的虔诚、有的羡慕、有的厌烦等等,好吧,最主要的是想要早点结束这个仪式,按照亚历山大皇太子的说法是毫无必要的礼仪,应该扔到垃圾桶里面。

当然,相信要是亚历山大皇太子自己登基加冕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改变这种想法了,什么,你竟然觉得我的加冕仪式无趣吗?砍了、呃,不,回家抱孩子去吧。

此时,教皇庇护九世开始用拉丁语念诵祝词:“IoiePatris,etFilii,etSpiritSacti...“(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

“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我在此神圣之地、在主基督受难与复活的圣墓前,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加冕,其为:蒙上帝恩典的奥地利皇帝;匈牙利、波希米亚、伦巴第-威尼斯、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伊利里亚国王;耶路撒冷等地国王....(很长的一大列)

愿全能的上帝赐予您智慧,如同赐予所罗门王;赐予您勇气,如同赐予大卫王。愿您成为圣地的守护者,基督徒的保护者,和平的缔造者。

接受这顶王冠,它象征着您对圣地的神圣职责。接受这柄宝剑,它代表着保卫信仰的使命。接受这根权杖,它是公正统治的标志。”

就在此时,距离圣墓教堂约一公里外的耶路撒冷电报局里,电报机突然开始工作起来。

“嗒嗒嗒嗒——”

值班的电报员库尔立即坐直身体,开始记录传来的信息。作为一个在耶路撒冷工作了三年的奥地利人,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随时可能到来的紧急电报。

电文很长,发报方是柏林:

致奥地利帝国政府:

鉴于当前局势之紧张,普鲁士王国要求贵国根据1865年条约,请立即提供以下军事物资:C64型野战炮500门及配套弹药10万发、军用帐篷5000顶、医疗用品(详见附表)、铁路机车50台、运输车厢500节、工兵器材(详见附表)、电报设备100套...

普鲁士王国政府相信,奥地利帝国将信守盟约,共同应对法兰西之威胁。

另:谨向弗朗茨·约瑟夫陛下致以诚挚祝贺,愿上帝保佑陛下成为耶路撒冷之王,愿奥地利帝国国运昌隆。

安东亲王

普鲁士王国首相

1871年4月20日

库尔皱起眉头。这份物资清单的规模之大,明显表明普鲁士正在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C64型火炮目前是奥地利军方火炮的主力型号,射程远、精度高,普鲁士一下子要500门,毫无疑问是为了战争准备了。

“又是战争的味道。”电报局主任诺伊曼走过来,看了一眼电文内容,“看来法国人这次真的激怒普鲁士了。”

“主任,这份电报...”施密特欲言又止。

诺伊曼看了看挂钟,现在是上午十点四十五分。他的上司,耶路撒冷情报处处长雷德尔男爵此刻正在圣墓教堂参加加冕典礼。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能够亲眼见证天主教君主在圣城加冕,这对雷德尔来说是一生的荣耀。

“再等一个小时。”诺伊曼做出决定,“加冕仪式大概十二点结束,我们十一点四十五分派人送过去。陛下加冕的大日子,不该被这些俗务打扰。”

“是,主任。”施密特小心地将电文锁进保险柜。

诺伊曼走到窗边,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眺望远处的圣墓教堂。即使隔着这么远,依然能看到教堂广场上人山人海的景象。

“您知道吗,库尔,”诺伊曼突然说道,“圣墓教堂对我们天主教徒意味着什么?”

年轻的电报员摇摇头,他大概简单知道这里有什么东西,但是职场上,还是要让上司发挥发挥的,毕竟上司这么问了。

“那是基督受难、埋葬和复活的地方。”诺伊曼的声音变得虔诚起来,“两千年来,无数基督徒梦想着能到这里朝圣,却因为穆斯林的统治而不能如愿。十字军东征时,我们曾短暂地控制过这里,但很快又失去了。此后的七百年里,圣墓教堂一直在异教徒手中。”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而现在,一位天主教君主再次成为耶路撒冷之王!这不仅是奥地利的胜利,更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胜利。从今以后,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自由地来这里朝圣,在救主的墓前祈祷。”

施密特被主任的情绪感染,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所以您看,”诺伊曼继续说道,“相比之下,普鲁士人要几门大炮算什么?让他们再等等吧。今天是属于上帝的日子。”

(不过,等到弗朗茨获得这份信息的时候,故意拖了很长时间才发货,原因是由于位于耶路撒冷,情报不便,据说是当时才铺设的地中海通往耶路撒冷的海底电缆被鱼咬碎了,所以他一直没收到这个消息。)

...

“愿全能的上帝赐福于你,”教皇庄严地说道,“愿你以公正和仁慈统治这片圣地,保护所有前来朝圣的基督徒。”

“阿门。”全场齐声应和。

...

1871年5月19日,凌晨四点三十分,普法或者再加个卢森堡边境附近的斯特耐地区。

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河谷,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一座废弃的谷仓里,三十多个男人正在忙碌地换装。昏暗的油灯光下,奥地利帝国军事情报局第七行动队的成员们正在进行他们职业生涯中最荒唐的一次任务。

“该死的普鲁士军服,”情报员卡尔·韦伯一边系着领扣一边抱怨,“这玩意儿比我们的制服还紧。普鲁士人都是这么瘦的吗?”

“别抱怨了,”他的搭档弗里茨·迈尔帮他整理肩章,“至少比穿法国佬的好,你看看那边那几个倒霉蛋。蓝色配红裤子,像马戏团的小丑。”

角落里,八个被选中扮演法军的情报员正愁眉苦脸地打量着身上的蓝色军服。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二十二岁的新人古斯塔夫·施密特,正对着一面破镜子调整他的法军军帽。

“我看起来像个法国人吗?”他紧张地问旁边的老兵,一边试图把自己金色的日耳曼头发塞进帽子里。

“像个要被枪毙的法国人。”老兵约瑟夫·鲍尔冷幽默地回答。

队长弗朗茨·希尔科中尉走到谷仓中央,脸上有一道从左眼角延伸到下巴的伤疤,战争的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