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都市重生>工业霸主> 分节阅读 2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5(2 / 2)

想到此,许彦民忍不住扭头看着齐月的眼睛,齐月平静地与许彦民四目对视,脸上是一片漠然的表情。许彦民知道,这是齐月在刻意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既然如此,他也不便去戳穿,他想了想,回答道:“你问的四位部长,现在身体都很好。李、唐两位部长还在工作岗位上,陈、齐两位部长已经退休了,齐部长现在成天忙着带小孙子,忙得很呢。”

“小孙子”齐月失声说道,“你是说,齐成有孩子了”

“你认识齐成”许彦民实实在在地吃惊了,他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位姑娘,与45号院应当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至于这种渊源是什么,他就不太清楚了。他是属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对于部机关里的事情了解不多。

“不,我不认识。”齐月摇着头说,但她脸上流露出来的神色泄露了一切,那是一种带着温馨、喜悦之情的神色,只有在谈论到自己的亲人时,才有可能露出这样的神色。

“姑娘,你有什么话需要我带给哪位部长的吗”许彦民问道。

齐月摇摇头:“不用了,许同志,谢谢你。”

葛志峰等人坐着索温的吉普车离开了延安邦,看着车辆远去,齐月扭头对身边的兰武峰问道:“峰子,你听到了吗”

兰武峰点点头道:“我听到了,你说的45号院,是一个什么单位呢”

齐月笑着摇头道:“峰子,这可是国家机密,不能告诉你的。”

兰武峰又问道:“那么,你父亲是45号院里的部长齐成是你哥”

齐月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她没有回答兰武峰的第一个问题,而是欢喜地说道:“没错,齐成是我哥,我哥有孩子了,我当姑姑了峰子,我们一起回国去吧”

宋启源站在一旁,提醒道:“小月,我倒觉得,咱们可以开始着手安排回国探亲的事情,但不要马上启程,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准备一下。”

“什么事情”齐月问道。

宋启源道:“咱们不能空着手回去,咱们得给祖国带去一份重重的礼物。”

276 废物利用

276 废物利用

“还是技不如人啊。”

马杰从车床上取下一个刚刚车好的零件,测量一番之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感叹。

“马工,精度还是达不到吗”技工杨文勇站在马杰身边,懊恼地问道。

“仍然没有达到它的原始技术标准。”马杰说道,他看到杨文勇那失望的表情,又连忙安慰道:“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比国产车床的精度已经强很多了。”

“可是这不是国产车床啊。”杨文勇道,“我只更换了两根轴而已,而且两根轴都和原装的轴是完全一致的,可是精度为什么就达不到呢”

马杰拍拍杨文勇的肩膀,说道:“文勇,这就是技术水平的差距啊。别说我们还更换了国产轴,就是原装机床,我们自己拆开再装回去,精度都会下降一个等级。”

“这是什么原因呢”杨文勇的执拗劲头又起来了,非要马杰说个明白不可。

他们此时正在机床公司的维修车间里,车间里摆满了刚从德国运回来的废旧机床。一群工人正在对这些破烂货进行分门别类的甄别,一部分机床是可以通过更换配件来进行修复的,另外一部分机床则只能进行拆解,把其中还能用的零件拆下来,作为其他机床的备件。

杨文勇负责的是一台旧车床的修复工作,这台旧车床乍看起来锈迹斑斑,但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其损坏的程度并不严重。它的电气部分出现了一个短路,烧坏了一块控制电路板,机械部分则是有两根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

电气部分的故障难度不大,卫景文的电子研究所就是专门修复这种故障的,一位电子工程师过来换了几个元件,电路板就修好了。损坏的两根轴是一个麻烦事,这部分的修复就是由杨文勇来完成的。

经过几年的磨砺,杨文勇如今已经是机床公司里排得上号的技师了,车铣刨磨都拿得起放得下,现在他主攻的方向是机床的装配。林振华说过,机床公司不能永远只生产机床附件,迟早是要向机床整机方面发展的。

接到任务后,杨文勇把这台车床大卸八块,把两根损坏的轴拆了下来,然后请技术科帮忙出图,杨文勇亲自加工出了两根新轴。德国机床上的轴精度要求很高,但机床公司现在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有着几十台国外进口的高精度机床。杨文勇加工出来的轴,与原来的轴几乎不差毫厘。

随后,杨文勇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机床上所有锈蚀的地方都进行了除锈处理,有些锈蚀严重的部件,也用国产件进行了替换。全部工作完成后,杨文勇按着机床原来的样子,重新装配起来,并且兴致勃勃地用它加工了一个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

可是,质量的差异就这样出现了,杨文勇自以为自己的修复工作是无懈可击的,但马杰测量了他加工出来的零件之后,非常遗憾地告诉他:修复后的机床,加工精度与这台车床的原始水平相比,相差了一个级别。

“怎么会这样呢”杨文勇郁闷了。

马杰拍拍杨文勇的肩膀,说道:“文勇,不服不行,德国设备的精密,在全球都是排名第一的,这与他们的加工水平以及工人的素质都是息息相关的。咱们国家毕竟没有这样的工业传统,这就叫技不如人啊。”

“我不信。”杨文勇摇着头道,“马工,你不是说过吗,德国工厂里也有年轻工人,岁数和我也差不多大,为什么他们能装配出来的精度,我就装配不出来呢”

“这个”马杰实在不知道怎么向杨文勇解释好。

“文勇,我给你打个比方吧。”老钳工贺世华走过来,对杨文勇说道:“你看,车刀装在丝杠上,丝杠装在轴承上,轴承固定工作台上。如果工作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