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福宫正殿。
太后正揉着眉心听她宫中的宫女在描述,脸色是愈发铁青,手也紧攥着茶杯。
末了,只疑惑一句,“你当真看清,是苏家大郎苏恂?”
“回太后,奴婢绝不会看错的。”
只见正位上的人满脸盛怒,刚准备差人把这丢人现眼的贤仁公主带过来时。
门口有人进屋禀报,“太后,公主跪在门口请罪。”
太后一听,不免有些诧异。虽然贤仁公主不是她亲生的,却视如己出,对她的宠爱更是只多不少。
也因此将她惯出一身的坏毛病。
太后闭目质疑,“她还知道自己犯错了?”
传信的宫人不敢多言语,只敢说公主在承福宫门**代他的话。
“公主说今日做了错事,太后疼她自当不会责罚,但她知道分寸,便自罚跪在门口赎罪。”
这话让太后睁开了眼,脸上已经看不出来什么情绪。
淡淡吩咐一句,“让她进来吧。”
楚沫跟着内侍进了正殿,二话没说跪倒在地。
她循循抬头,就看到不远处的女人。
说是太后,可不过三十出头的年龄。
一身枣红色金丝牡丹宫服显得雍容,可是长相恬淡,少了几分皇家威仪,手里还捻着一串佛珠。
“母后,儿臣知道错了。”
太后没有了平日里的疼惜,只是挑眉问,“你错哪里了?”
楚沫匐着身子,头也磕在地上,声音闷闷的,“儿臣过错有三。”
“一来不该贪恋玩乐,同苏家公子在岐南宫里比试琴艺。”
这话可是完全颠覆了太后听到的故事。
她嘴角一撇,不可置信地问:“你同那苏家大郎真的只是在比试琴艺?”
“自然。”
顿了片刻,楚沫又开口,“这便是儿臣第二错。错在不顾后果,惹人误会。”
这看似是她的错,可其实也是太后纵容之过。正位上的人不便多言语,继续捻起了手中的佛珠。
楚沫见状,倒是稳了心神。
看来太后果然如传闻中的那样,将公主当作自己亲生的女儿,所以才会百般宠溺。
要是能始终得到太后偏爱,想来她未来在墨家的日子也不会太难。
于是又开口,“儿臣的第三错,错在对墨大人的态度上。”
“儿臣与他本就有婚约在身,从前属实不该如此。今后儿臣也会对他恭敬的。”
看到公主一改先前的态度,不再直呼墨子召为鳏夫,太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却又疑惑,“你这是想通了?”
太后原本还想用苏家大郎这个把柄,逼迫公主下嫁。
可没想到的是,这人如今自来请罪不说,还一副准备好嫁人的态度。
只见楚沫直起身子,迎上太后的视线。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