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喻坐了一会儿,也算是彻底明白了容墨的意思,他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容墨:“好,我已经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容墨皱起了眉。
随后戚喻大步转身离开,容墨坐在书房看着戚喻的背影。
良久,容墨动了,他站了起来,穿上了自己的朝服。
看来,有必要与皇兄沟通一下了,否则有人不知道这天下究竟姓什么。
而元灵儿那边,她在知道自己的师哥是宋池时,曾感叹着世界真小竟然这都能碰上,但到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宋池并不会来这里坐多久,他只是回来看看李沏,在得知李沏身体一切安康后便在当天下午回了京城。
两位师哥来的匆忙,走的也匆忙。
当天晚上,李沏忽然把元灵儿叫了出来。
“我想好要教你些什么了。”李沏说道。
元灵儿点了点头,心里升腾起几分隐约的期待。
“首先我会教你抓药,”李沏身前摆了好几罐子的草药,那些草药都是经过处理的,都晒成了干,“你要知道对症下药这个道理,比如说风寒会用属性较热的药,风热则会选择寒热并存的药。”
元灵儿对这些也不是完全一概不通,她认真听着李沏讲解,同时在脑子里进行查缺补漏。
“对症下药而后便是熬药煎药,这个过程倒是挺繁琐的,要发挥药的最大用处,还是得看煎药的技术手段。”李沏抓了几把草药出来,放到天秤上,称了重量。
元灵儿看他称了几两药,接着他把药混合在一起,放进了药包里。
“用药包煎药,”李沏说,“要注意水的热度以及多少,太对了的话会冲淡药性,太少了药性则不能完全释放出来。”
“哦,”元灵儿应了一声,“应该如何确定应放多少水呢?”
“唯手熟尔,”李沏说,“这东西还得靠你自己,熟练度上来了,自然就知道该放多少水了。”
“但是,”李沏拉长了声音,“我会教你一些基础的放水量,你将这些背下来,如果足够聪明,举一反三的话,那我们这节课也算结束了。”
元灵儿对自己的智力从来都很自信,闻言她点了点头:“好呀,您教。”
“譬如说这次。”
李沏把那药包放入器皿里面,随即凭着感觉往里面加水,水大概加到了器皿的三分之一,药包在水里沉沉浮浮的。
“这个量,就是我煎风寒的药时需要用到的水量。”李沏让元灵儿凑近器皿去记,元灵儿扫了一眼大致就记下来了。
“那除了这个,还有其他类的药吗?”
李沏“嗯”了一声,他不紧不慢地抓药,做药包,又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干净的器皿,把药包丢了进去。
“风热的药则比较特别,煎药时的水应该更多一些,”李沏边说边加水,“而它的加水量是加到器皿的三分之二。”
元灵儿也记了下来。
“不同的药是有不同的加水量的,所以光背这两个没有用,我一会儿再教你些新知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