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一夜无梦,又到天明。
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61天清晨,在夜郞古国的土地上醒来。
大家有序地洗漱和收拾行李物品,有家人正在生火煮早饭和茶水。
萧遥剑带着我走到河边埠头洗洗脸,河水十分清凉。
我抬头看见河的对面,是广阔的田野,田野上方飘着淡薄的雾气,空气非常清新。
放眼远方,群山连绵,峰峦如聚,林木葱茏,云雾飘浮,似有似无。
我一时诗兴大发: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萧遥剑听了哈哈一笑,说:好诗!好诗!诗人请洗脸!
话未说完,他把用河水湿润的小面巾往我脸上一盖,我两只手捂着脸巾,胡乱地抹了两圈。
听见旁边的人都在笑。
萧遥剑拉着我的手离开埠头,走回晒谷场。
他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说:李白听闻王昌龄被贬夜郞之地,就为他写了一首送别的诗,
我说:就是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吧?
萧遥剑说: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心寄愁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我感叹地说:这首诗太出名了!
萧遥剑说:父亲曾跟我说起这首诗的前因后记,说王昌龄在江宁任丞任8年,748年被贬到龙标尉。749年,李白听闻此事,就写了该诗,算是给王昌龄送行。755年,安禄山叛乱,第二年,王昌龄59岁辞官,离开龙标返乡;他最后任职是在龙标,因此后世说起他,多称他为“王龙标”。王昌龄回乡途中,走了十个月,在757年,行至安徽濠州,去拜访濠州刺史闾丘晓时,被闾丘晓突然投刺来的长枪插死!王昌龄终年60岁。
我听了很是错愕,说:那李白听说一定很伤心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