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登上石屏山,俯瞰了整个镇远古城的山水全貌。
只有站在石屏山山顶,才会明白为什么在镇远古城会看到“行人在山影在溪”的情形,这是因为镇远的山,距离?阳河太近,一如林则除在诗中所说的那样:两山夹溪溪水恶。
?阳河的水是碧绿色的,周围群峰相夹,河底其实就是峡谷。
?阳河,是长江支流沅水的支流。
?阳河流经贵州瓮安、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及湖南新晃、芷江、怀化、黔阳共计两省十县市,在黔阳县黔阳镇与清水江汇合入沅江。
?阳河干流全长258千米,流域面积6480平方千米,虽则流经各地有可能名字不同,但溯源还是同一河流。
人们经常用“不知水深”来形容不明白世事的复杂。
水深不深,是否可以通过肉眼来观察呢?
是可以的!
首先是看。
看水的颜色。
浅水的溪河,水的颜色通常是浅的,水会呈浅绿、浅黄或透明。可以清晰看到水底沙石、水草,甚至游动的小鱼。
深水的溪河,水的颜色通常是深的,水会呈深蓝、深绿或墨色。难以看清水底情况,有时还会有水雾感。
其次是察。
观察水的波纹。
人们常说:溪水哗然,深潭不语。
浅水的溪河,水流易受浅层的底部沙石、水草等干扰,水面就容易出现细碎的波纹、涟漪或小浪花。
深水的溪河,水面离水底有足够的距离,水的流动受到的干扰越少,表面就越显得平静,有时清如鉴镜。
第三是影。
可从水里的倒影,判断水的深度。
如果岸上的景物在水里的倒影清晰,这里的水可能较浅;如果倒影模糊,则可能水较深。
第四点是听。
往水里抛入石头,然后静听回音,水声清脆且溅起水花大,就说明水较浅;如果回音沉闷且水花小,说明这里的水较深。
抛石头的办法,更多是用在黑夜或者是在洞穴里,能见度不高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水的深度,并非永远不变,此一刻很浅,不代表下一秒也是很浅!
什么叫“上善若水”?
不是说水很温柔很善良,而是说,看似柔弱的水,什么容器都可以装,那力量才是最大的。
在山里行走,最可怕就是遇上山洪!
山顶的一场雨,有可能瞬间成为山下的一只杀人猛兽!
群山里的河流道理类似!
上游下雨,水量猛增,下游的水忽然就变深了。
事实上,镇远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镇远段的舞阳河,有的地方水深才约2米,但是有些地方,最深可达80米以上。??
怪不得老人家常说:欺山莫欺水。
山高,可量;水深,不可量!
话说回来。
我们在石屏山的山顶下望,看见山的东侧下方,就是青龙洞,那里的民居密集而建。
后来断断续续修建了250年的祝圣桥,就是建在青龙洞那边。
船夫告诉我们,镇远古城有苗族、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
我们从古城的建筑就可以看出来,这里多个民族的文化深度交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