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老家的传统工艺是低温慢熬,将肉与水按一定比例放入锅中,用文火慢煮数十小时。
熬煮完成后,滤掉肉渣,继续对原汤进行浓缩,小火慢熬直至汤汁变得浓稠似蜂蜜状,挂勺不滴落。
可是!
传统的法子时间成本过高,宋星澜的这趟考察之旅来不及啊。
他不得不再次求助加布里埃尔学弟,好在,对方很快就给出了一个高效解决方案:“真空低温浓缩”。
该方案其实就是将传统工艺的萃取与浓缩两步合二为一。
稍微改造一下飞船能源驱动的专用设备,就可以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低温加热萃取,大幅降低液体的沸点,使得水分在远低于常压的温度下迅速蒸发。
除此以外,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将传统数十小时的流程压缩至数小时内。
而且,低温环境最大限度保护了热敏性鲜味物质,避免美拉德反应过度产生焦糊苦涩味,能得到色泽更清亮、鲜味更纯粹浓郁的“原浆贝油”。
仔细回忆后,宋星澜的思路愈发清晰,“华夏贝油工厂”的最终流程在他脑中凝练成型,化繁为简。
第一步:原料精选、自动化开壳、深度清洁。
第二步:投料,进行真空低温萃取浓缩,一步得到高纯度原浆贝油。
哦,其实还有不可或缺的第三步:灭菌封装。
但这部分根本无需加布里埃尔学弟额外设计,直接挪用医疗舱的高温灭菌袋和便携式真空封口机就可以了。
自此,整个生产链条变得异常简洁高效。
如果一切顺利,早上开工,晚上入睡前,就能看到第一批封装完好的“华夏贝油”成品了。
基建规划刚定,宋星澜的思绪便转向了种田相关。
还记得来之前,维尔纳叔叔给的那批金丝纹豆种子和“专用型营养剂”吗?
原本计划在97平台开辟一小块试验田,但一直太忙而搁置。
“华夏贝油工厂”的规划,反而为试验田带来了转机。
新营地选址在一条干涸河床之上,表层厚厚的死亡凯贝钙化层被清理后,下方土壤虽谈不上肥沃,但相比97平台周边肯定好很多。
本来宋星澜还担心光靠维尔纳叔叔给的那点肥料,会不会不够用。
但“华夏贝油工厂”的生产线恰好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它会产生两类副产品:空贝壳和过滤后的贝肉渣。
把这些废弃物资源最大化利用,前者可制成富含碳酸钙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贝壳粉;后者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可制成颗粒有机肥。
尽管贝肉渣饲料化是老家的主流做法,但对当前的宋星澜而言,肥料化无疑是更直接、更高效的选择。
更妙的是,金丝纹豆偏好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而凯贝壳粉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且其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对豆科作物生长有益。
贝肉渣经过充分堆肥发酵后也能提供氮源,这对金丝纹豆的生长很有好处。
三者叠加,形成了一套相辅相成的施肥体系。
凭借这“三重保障”,在华夏星贫瘠的土地上成功种植金丝纹豆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