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剑法以飘逸潇洒为要,学剑者须得性格跳脱方能领悟。
而向大年生性憨厚木讷,行事循规蹈矩,与莫大掌门灵动跳脱的剑法路数相悖。
莫大掌门也很无奈啊!
看台上的莫大掌门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向大年如今只能凭借内力勉强与觉月过上几招,到头来终究是要输的。
果然,向大年面对觉月“大力金刚掌”的一个变招,彻底失去了应对之力,直接被打落了擂台。
目光转向恒山派这边。
他们中的二流境界高手有仪和与仪光,前者是定闲掌门的大弟子,后者是定静掌门的大弟子。
恒山派有三位定字辈高手,人称“恒山三定”,分别是定静、定闲、定逸。
三人昔日的境界修为以定闲掌门为最高,其次是定静,再次为定逸。
如今定逸师太和她的弟子都略胜其他同门一筹。
仪光精通的武学是《佛珠功》与恒山派基础掌法《混元掌》,原着记载,在仙霞岭之战中,她正是以佛珠功配合掌法打伤了嵩山派弟子。
她实战表现虽略逊于仪和,但膂力过人,且两门功法极为刚猛,足以弥补剑法的平庸。
幸好此次对阵的是崆峒派弟子常敬之,若换作嵩山太保,她定会吃大亏。
崆峒派在《笑傲江湖》的武林中不算顶尖门派,否则常敬之作为崆峒派“五老之一”,又怎会只是二流水平?
想来还是《七伤拳》这门伤敌先伤己的拳法实在难以修炼。
不过常敬之虽未练成“七伤拳”,却从中受到启发,自创了一套外家拳法,威力颇为不俗,凭此也赢下了几场较量。
而面对仪光远攻有“佛珠功”、近搏有“混元掌”的攻防体系,常敬之就相形见绌了。
数十回合下来,他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最后他拼着以伤换伤的打法,想给仪光一记猛拳,却被仪光连挥佛珠抵挡。
不料佛珠突然迸射开来,朝他破绽处激射而去。
常敬之周身大穴接连被佛珠击中,几处酸麻感顿时袭来。
幸好他外功根基扎实,否则早已动弹不得。
可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哪有那么容易!
腾挪至其身后的仪光,早已蓄力完毕,将“混元掌”中最精妙的一招“百川汇流”施展开来。
连绵掌力刚柔并济,朝着他的后背袭去。
这般精彩的比斗,让擂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为仪光连声喝彩。
不少人更是在心里嘀咕:“以后可千万别去招惹这些女尼。”
让我们将目光继续投向原着中未曾提及的门派。
此刻擂台上就有一名昆仑派的弟子。
刚刚踏入二流境界的谭迪人,将昆仑派 “两仪剑法” 施展得颇为娴熟,攻势如疾风骤雨般横扫对手。
他是昆仑派掌门震山子的三弟子,因性格沉稳被派去专门负责门派外交事务。这一岗位历练,让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无论面对何种对手,他始终沉着冷静且善于变通,剑法亦是如此。
尽管每次都需缠斗百余回合,但修为高深者都能看出,他在一场场较量中不断进步,剑招流转间愈发圆融无痕。
连裁判团中的方证大师、左冷禅、定逸师太都忍不住频频侧目,风清扬与鸠摩智更是面露赞叹之色。
只有冲虚道长目光疑惑地打量着即将与他对战的蒙面人,那人身穿宽大长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