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谢师兄。”
守行真人又瞪他一眼,也不拿桌上的银钱,负手转身出去了。霍启明神色黯然,呆立一会,才吩咐耿冲:“随道爷往同德寺去一趟。”
霍启明心中不乐,城中缙绅贤达、降官等一律不见。郑元纪见过孙光祖,各领其事,崔万海则往各师营寨之中巡视,洛阳宫北面圆壁城、东面的含嘉仓城和东城皆有驻军,城西的上阳宫等处也成了大军营垒。谭宗延与向祖才商议之后,决定由关孝田所部中州军第二师驻屯东都,唐成义的第一师和张德元的第六师参与疏浚通济渠之事。雷元和所部依旧驻守南阳,以提防南面荆湖军袭扰。中州军其余三个师,连同常玉贵的羽林四师、卢永汉的燕州军第五师、史广兴的燕州军第六师、陈之翰的吴州军第五师,合计七万兵马,携火炮二十门,火枪数百支,二十日之内,齐赴汴梁。
向祖才挑选了皇城之中的右监门卫衙作为自己的行台衙署,他向谭宗延抱怨道:“东都这等阔大,官廨无数,哪怕是将燕京城中三省六部俱都搬来,也都绰绰有余。为何参政执意要将行台治所迁往汴梁?
“卑职也问过真人,他说,汴梁当天下之要,具舟车之繁,控河朔咽喉,通淮湖运漕。乃是如今中州最为要害之处。”谭宗延解释道,“是以弃东都而立汴梁,势在必然。”
他抱拳对向祖才道:“如今各师俱往东进,卑职愿再返回汴梁,以处置宋城战事。”
向祖才暗自盘算一回,摇头道:“加上如今驻屯汴梁等处的四个师,计有十余万大军。说是此战关乎国家存亡,亦不为过。向某要与谭护军一道东往,你可在管城设立将台,以为策应,并掌粮秣支应之事。”
“非是职要争功,卑职自东面过来,对汴梁等处地形,已有察看。”谭宗延解释道,“是以卑职还是与向督一道,驻节于汴梁为好。”
“谢副都监远在南阳,尚不能赶回。再者,万一南面有事,你也好从河边遣兵。”向祖才摇头,“本官听说那呼元通骄横狂妄,未必不会趁机大举北进,咱们不可轻视之。至于东面,我天兵十万,料徐吴宵小之辈,岂敢应战哉。”
“是,卑职谨遵都督吩咐。”谭宗延无奈抱拳应命。
霍启明并没有在太微宫待上许久,受不住守行真人天天催促,他只好住进了东都皇城的殿中署。雷元庆、陈启义和尤太全也都跟着一块住了过来。霍启明打量着雷元庆,对他高大壮硕的身躯很是赞赏:“见面胜过闻名。贫道平生所遇,这么多军官,惟有营州段克峰,可与尔相提并论。”
雷元庆只是躬身抱拳,并没有答话。霍启明又嫌弃地转头对耿冲道:“瞧瞧人家,一般的年纪,一样的身胚,你全是一身肥肉。”
耿冲嘻嘻直笑:“所以小的做不了军官,只能做个亲随罢了。”
“实在是道爷当初瞎了眼,挑中了你这么个憨货。”霍启明只是摇头,又觑着垂头丧气的陈启义,“骂也被骂了,打也被打了,你再哭丧着脸,能济得甚么事?给道爷我挺直了!”
“是!”二十岁的陈启义挺直身体,目视前方。霍启明再瞅他身后的尤太全,“几年不见,你怎地胖成这样了?”
“阿娘总是教小的多吃些,多吃些。没留神就胖了。”尤太全一张脸圆滚滚的,带着几分憨气回话道。
霍启明叹气:“你才十八岁,入讲武堂不过旬月,就闯下这等祸事——不要以为自家还是个学生,入了讲武堂,虽未授实职,已经是个武将了!军纪军法,没有背过么?!嗯!”
他神色突然变得严厉,陈启义、尤太全两个都有些着慌:“教头领着咱们都背过的。”
“既是这等,过几日就将你们遣回燕京去。”霍启明负手点头,“回了讲武堂,记得自己去认罪,领军棍。这个没有甚么可讲情面的。都是忠烈之门,尤其不可饶恕!”
“还有你,”霍启明又转头吩咐雷元庆,“你也去讲武堂,好好读一年书再说!”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