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清晨,林英蹲在药坊后屋的八仙桌前,用布帕擦了三遍手,从木匣最底层抽出那张泛黄的兽皮。
兽皮边缘被虫蛀出细密的小孔,中间却用朱砂画着歪歪扭扭的山脉,右上角题着“药谷藏气,寒潭通脉“八个稚拙小字——
这是原主七岁那年跟着爹进深山,用捡来的朱砂在鹿皮上描的。
那时林大山摸着女儿的头笑:“等英英长大,爹带你来寻这神仙谷。“
“英丫头?“后屋门被推开半寸,老刀的烟杆先探了进来。
他昨天刚从县城回来,羊皮袄还沾着马粪味,“你说有要紧物件让我看?“
林英将兽皮铺平,老刀的烟杆“当啷“掉在地上。
他佝偻着背扑到桌前,枯枝似的手指轻轻抚过兽皮纹路,指甲缝里的药锈蹭在鹿皮上:“这这是药王遗图!“
他猛地抬头,眼眶红得像浸了血,“我师父活着时说过,大兴安岭有座九心莲谷,谷门千年不开,只等持寒玉信物的人来叩!“
林英的手指无意识攥紧衣襟,袖中玉坠突然烫得惊人。
她想起重生那日坠崖前,玉坠在血肉里发烫的触感;
想起空间寒潭底那方刻着符纹的青石板——原来不是巧合,是宿命。
“老刀叔。“她压下翻涌的心跳,声音稳得像山岩,“这图是真的?“
“错不了!“老刀拍着桌子,震得兽皮卷了边,“我师父走前攥着我手腕说,谷里的九心莲能活死人肉白骨,可谷门认主,没寒玉钥匙的人,走到跟前也看不见石门!“
他突然顿住,浑浊的眼睛盯着林英颈间晃动的玉坠,“英丫头,你这玉坠莫不是?“
林英没接话,她能感觉到玉坠在发烫,像团活物贴着心口跳动。
后屋的光线突然暗了暗,她抬头看见陈默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两罐热粥,睫毛上还沾着晨霜:“早饭要凉了。“
他的目光扫过兽皮图,又迅速移开,“我去把周大夫请来?“
“不用。“林英将兽皮卷好收进木匣,“晚上开村民大会。“
暮色漫进晒药场时,二十户人家的板凳已经挤得密不透风。
林英站在红布蒙着的八仙桌前,身后挂着展开的兽皮图。
李有田蹲在最前排,旱烟杆在地上戳出个小坑;
翠花攥着妹妹的手,眼睛肿得像两颗红桃;
二愣子的猎刀在靴筒里晃,碰得铁环叮当响。
“今天叫大伙来,是说件险事。“林英掀开红布,兽皮图在夕阳下泛着暗黄,“这图是我爹留下的,指的是雪线外的九心莲谷。“
台下炸开一片抽气声。
李有田猛地站起来,烟杆“啪“地砸在地上:“雪线以上?上个月王猎户的儿子追狍子过了雪线,回来时脚趾头全冻黑了!你带队伍去,要是折在里头“他喉结动了动,“我这生产队长,怎么跟人家爹妈交代?“
“英姐!“翠花挤到台前,拽住她袖口,“咱们刚分了红,药铺的订单排到秋天,日子才刚有盼头“她声音发颤,“我娘昨天还说,要给你做新棉鞋呢。“
林英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
有人攥着分红的票子,有人抱着晒得金黄的药干,灶房飘来炖蘑菇的香气——多好的日子,可她总想起空间寒潭底的符纹,想起老刀说的“药脉“。
靠山屯的药田能活,靠的是她从空间里带出来的改良种子;可要是药脉断了,明年、后年,种子总会用完的。
“大伙看这药田。“她指向东边的百亩药园,九叶肺草的紫花在暮色里像片流动的霞,“能活,靠的不是土,是种;靠山屯能富,靠的不是天,是路。“
她扫过台下,目光停在李有田发白的鬓角上,“这条路,我得走下去。“
“我跟你去!“苍老的声音从后排传来。
老孙头拄着枣木拐挤过来,腰间的铜铃铛叮铃作响。
他脸上的皱纹里沾着参须,那是他昨天在药田帮忙时蹭的:“我带过三代参客进老林,认得三石叠月的地标,当年我盗采过幼参,被逐出师门“
他突然跪在地上,额头碰着晒药场的青石板,“让我引路,赎这把老骨头的罪!“
林英伸手要扶,被老孙头避开了,他抬头时眼眶里全是血丝:
“英丫头,我活了六十岁,就想在闭眼前见一回真的药王谷。“
台下安静得能听见风过药田的沙沙声。
陈默突然站起来,推了推眼镜:“我跟队里学过野外急救,会看地图,还能记账。“他望向林英,耳尖红得像蘸了辣椒水,“多个人,多双手。“
老刀“蹭“地站起来,拍着胸脯:“我走南闯北三十年,辨药认路的本事还在!
英丫头救过我命,这趟我死也跟着!“
二愣子把猎刀往桌上一插,刀刃颤得嗡嗡响:“我打小在山里跑,雪线外的狼窝我都摸过!“他咧嘴笑,露出缺了颗的门牙,“英姐指哪,我砍哪!“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