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湿度计,“含水率11,正好!“
陈默搓了搓手,耳尖泛红:“我算过,陶管导热均匀,能省三成柴火“
“成本还是高。“林英指尖敲了敲陶管,“这陶管是老陶烧了三天的,每根要两毛五。“
她望着烘干室里堆成小山的药渣,忽然想起昨夜玉坠发烫时,寒潭底那声“根在走“的低语。
她蹲下身,捏起一把药渣,“这些渣子要是能变废为宝“
深夜,林英坐在密室里,玉坠贴着皮肤发烫。
她把药渣倒进寒潭,潭水立刻泛起银光,药渣里的杂质像墨汁般化开,七日后再捞出来,竟成了松软的黑土。
她试着种下半块九心莲残根,第三日清晨,嫩芽就顶破了土。
“药渣还田计划!“林英站在晒谷场上,举着那盆嫩芽,“所有加工废料经净化后,免费分给大家育苗!“
王婶第一个领了半筐黑土,回家种了韭菜。
三天后,她举着一把水嫩的韭菜冲进车间:“英丫头你看!比我家菜地里的嫩三倍!“
集市上,她的韭菜被抢光,卖的钱够给小儿子扯身新棉袄。
李有田蹲在自家院门口啃玉米,望着王婶数钱的背影直磨牙。
夜里,他派了两个帮工去车间后墙偷药渣,刚扛起麻袋就被马三炮的猎狗堵在林子里。
马三炮叼着烟杆,脚边的猎狗冲帮工呲牙:“这土有灵性,你偷得走?“两个帮工连滚带爬跑了,麻袋里的黑土撒了一路。
消息像长了翅膀,“林家药,连渣都是宝“的说法传遍十里八乡。
车间里的计件榜每天都在变,傻丫的名字总在最上面,李婶的名字从倒数第三爬到了第五,张二嫂天天追着林英问:“啥时候能奖花布?“
可林英知道,麻烦才刚开始。
深夜,她巡查车间时,窗纸上闪过一道黑影。
她摸出靴子里的短刀,轻手轻脚绕到后墙——月光下,一个男人正踮脚往烘干线图纸上按炭纸。
“动一下,断你手腕。“林英的声音像淬了冰,短刀抵住男人后颈。
男人抖得像筛糠:“英、英姐,我是阿强,县药材公司的“
阿强哭着交代,刘德海虽倒了,他表兄在工业局当科长,派他来偷烘干线图纸,说要“抄了林英的方子,建个国营药厂“。
林英盯着图纸上的陶管设计,忽然笑了:“他们想偷?好啊,让他们抄个空壳。“
次日,陈默、老陶被喊进密室。
林英指着图纸:“把核心陶管换成普通泥管,表面做旧。“她掀开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用寒潭雾气催干的药材,“真货走空间,假的给他们看。“
赵干事来查岗时,林英“恰好“抱着一筐“劣质“黄精走过:“陶管质量差,烘干不均匀“赵干事皱眉捏了片黄精,转身时把图纸角压出了折痕。
当夜,玉坠再次发烫,寒潭底的低语清晰起来:“影藏火根将燃“
林英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峦。
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把未出鞘的刀。
她摸了摸腰间的玉坠,轻声道:“你们要假的,我就送你们一场大火——烧出个真金不怕火炼的靠山屯。“
正月廿六清晨,靠山屯的孩子们追着麻雀跑上土坡,忽然指着县东头喊:“冒烟了!好大的黑烟!“
林英正在车间教傻丫辨野山参,听见动静抬头。
她望着那团越滚越大的黑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该来的,终究来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