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位于汾水南岸。
与隔河相对的临汾同为河东郡的中部枢纽所在。
赵云自攻下临汾后,便第一时间命令将军冯习继续往东进攻绛县,以堵塞各条通往上党和河内方向的孔道。
而冯习得到命令后,也第一时间采用汉军已经广泛推广的砲战技术。
然而直到魏军从轵关陉涌出,占领了山间隘口,绛城依旧屹立不动。
直到麋威来到此地时,也不过堪堪砸坏了一座城门。
却又不算意外地发现,城内魏军早就利用这数月时间,在城门后另筑一面土墙,形成了一个看起来粗陋,但绝对实用的内瓮城结构。
“冯将军并无懈怠。”
绛县北郊一座土台上,麋威南眺地形,回头对冯习道。
后者独自来迎麋威,面色始终绷紧。
此时方才有所舒缓,却仍是低头不语。
麋威瞥了一眼对方捏得发白的拳头,旋即转向旁边的羽林中郎将姜维。
后者奉诸葛亮命令北上参与围攻绛县已有些时日。
姜维:“冯将军确实没有懈怠,之所以久攻不下,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那魏将郝昭确实善守。”
“昔年先帝西征河西,郝昭在陇西首阳负隅顽抗,先帝为不耽误战机,只能冒险分兵。”
听得此论,也曾参与那一战的冯习,头垂得更低了。
姜维接着道:
“其二则是与此间地势有关。”
“不同于汾北平地上的临汾城。”
“绛县这里南靠中条山和王屋山的余脉,地势更为险狭多变。”
“城池本身虽不不建在山里,但魏军却可以出城上山立寨,且利用高峻的地形躲石砲的攻击。”
众人闻言,目光一同转向南边的山崖上。
一座依山而建,正面堆垒了大量土石的军寨赫然入目。
其位置距离山脚超过六百步,即便不考虑到高度差,也已经超过了“拔城砲”在平地上的射程。
显然魏军守将对汉军当下的攻城能力有着充分了解。
姜维:
“如此一来,城内外两部魏军便可成犄角之势。”
“一旦拔城砲发石击城内,山上魏军就会下山阻击,干扰。”
“反之则城中魏军出击。”
“实际上,直到我部人马到来之前,冯将军甚至连砲阵都无法顺利建造,被烧了几次。”
分析到这里,无须姜维点明,众将已露出严肃且忧虑的表情。
因为这意味着,汉军早前利用“拔城砲”全面压制守城方的战术,当下竟被魏军将领找到了破解之法。
姜维自然知道众人在沮丧什么。
忙对众人道:
“诸君不必过虑!”
“绛县此地终究是占据了特殊的地利,方能如此守城!”
“依我看,若无拔城砲之利,魏军能在更靠前支援县城的地方立寨……那样一来,我军岂止难以起砲?怕是连围锁此城都做不到的。”
众人这才面色稍缓。
除了冯习:
“终究是末将无能。”
“敌将因地制宜,而我却墨守成规,此乃战之罪。”
着,冯习上前抱拳:
“如今将军既来,当统帅各部人马。冯习无甚智谋,唯有一腔血勇堪用。”
“愿亲自上山替将军拔了此寨!”
“冯将军壮烈!”麋威大赞一声。
“既如此,我便与你三曲先登健儿,务必在五日内破了那山寨。”
冯习大喊一声“得令”,便自去点兵。
等他走远后,姜维忍不住上前道: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