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啊,他们能在安定之地落户了。
这是多好的事情。
周村长话音一转,“这一路,大半个月的脚程,能不能坚持住,全靠你们自己,周家村的村民都是知道的,我只负责带路领头,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我不管,我自认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承诺把你们每个人都平平安安带到麟州。”
“李兄,你能接受吗,接受的话,咱们就搭伙吧。”周村长拿出那两块银锭,仿佛不答应的话,就收回银子,分道扬镳。
小安村村民不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神情难辨。
理解村长的还是村长。
李村长相当爽快的答应了,“这是自然,我本来就只想跟着你们,好路上有个照应,其他的还得靠我们自己。”
跟着周家村,能够保证安全不被抢,不被杀,这就是最大的保障。
别看小安村活着的人一半以上都是青壮,可他们没有武器,老人女人小孩也有。
他们是一个很弱的团体,走在外面,就是其他团体欺负的对象。
而周家村不一样。
他们有刀,他们在外面是强者,在哪里都是强者。
有了这层保障,李村长心里就安稳了。
其他的都得靠他们自己,也必须靠他们自己。
逃荒正式开始。
周家村村民逃荒惯了,也经历过高强度的逃荒,很快就找到了熟悉的节奏,并且觉得相对轻松。
小安村的人就不行了,他们大多数没有出过远门,从没逃荒过,哪里知道这一路上的艰难。
加上这天气愈发冷了。
寒风化作利刃,刮脸,刮得生疼。
瑟瑟发抖。
真是每时每刻都在受煎熬。
好不容易能够停下休息了,还得生火做饭捡柴火。
他们做的也不甚熟练,主要是强度太高,实在是动不了了。
周家村的村民们看着不由好笑,心中陡然升起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是啊。
如今两个村的位置算是做了个对调。
从前在小安村,本村的村民仗着自己是本地人,根基深,到处都熟悉,优越感不想冒都能从骨子里冒出来。
这是良民面对流民的优越感。
可现在大家都是流民了,周家村对逃荒可谓是轻车熟路,小安村就是菜鸟愣头青了。
不免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去求周家村村民指点帮忙。
想想当初这群家伙是怎么笑他们的,苍天饶过谁呀。
周家村村民这心里莫名其妙的气莫名的有些顺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