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衍看着苏砚认真的侧脸,眼底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他知道,苏砚不仅在修复古籍,更在修复人们对生命的困惑;而他,也在与苏砚的相处中,对“生命平等”与“上帝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或许就是上帝让他们相遇的意义。
第三章平等与智慧的回响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生命平等”的意义,苏砚和陆时衍一起策划了一场“古籍与生命”的公益展。苏砚负责整理古籍中的生命相关经文,将《约伯记》里的“造我在腹中的,不也是造他吗”“神的灵造我,全能者的气使我得生”等句子,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在宣纸上;陆时衍则负责收集儿科病房里孩子们的画作,将那些充满希望的星空、花朵、笑脸,与经文书法并列展出,让人们在古籍的智慧与孩子的纯真中,感受生命的平等与美好。
开展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有古籍爱好者,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有教会的弟兄姊妹,还有许多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大家看着墙上的经文书法和孩子的画作,听着苏砚和陆时衍讲述古籍背后的故事、病房里的感动,很多人都红了眼眶。
一个带着患有自闭症孩子的母亲,站在“他待王子不徇情面,也不看重富足的过于贫穷的”书法前,泪水止不住地流:“以前我总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我的孩子要承受这些。今天看到这些,我才明白,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上帝的宝贝,都值得被爱。”
陆时衍走到她身边,轻声:“每个孩子都是上帝亲手所造,都有独特的价值。就像远,他虽然患有心脏病,却用画作温暖了很多人。你的孩子,也一定有属于他的光芒,等着被发现。”
苏砚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感动。她想起修复那本《约伯记》手抄本时的困惑,想起陆时衍讲的远的故事,突然明白,“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的真正含义——智慧不是凭空而来,是在经历苦难、见证美好后,从心底生出的对上帝的信靠;而述智慧,就是将这份信靠传递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与爱的美好。
展览过半时,远坐着轮椅来到展厅。他看到自己的画作挂在墙上,旁边是“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的经文,开心得手舞足蹈:“苏砚姐姐,陆医生哥哥,你们看!我的画和上帝的话在一起,好漂亮!”
苏砚蹲下身,握住远的手:“是呀,因为你的画里,藏着和上帝智慧一样美好的东西——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
陆时衍看着远的笑脸,又看了看身边的苏砚,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他知道,这场展览不只是为了传递智慧,更是为了见证上帝的爱;而苏砚,就是他这场见证中,最重要的同行者——他们一起在古籍中探寻智慧,一起在病房里守护生命,一起在爱中靠近彼此。
第四章繁衍与永恒的智慧之约
一年后的初夏,苏砚和陆时衍在教堂举行了婚礼。教堂的墙上挂着他们在公益展上的书法作品和孩子的画作,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在新人身上,像是上帝赐予的祝福。苏砚穿着洁白的婚纱,手里捧着一束白色的铃兰,象征着纯洁与智慧;陆时衍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那本修复好的《约伯记》手抄本,封面重新装裱过,却保留了原来的字迹,像是在诉着他们相遇的故事。
“苏砚,”陆时衍握着苏砚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第一次见你时,你在修复古籍,专注得像在守护一份珍贵的宝藏。后来我才知道,你守护的不仅是古籍,更是古籍里的智慧,是对生命的敬畏。《约伯记》‘神的灵造我,全能者的气使我得生’,上帝用灵造我们,让我们在古籍中相遇,在病房里相守,这是他给我们最美的智慧。”
他翻开《约伯记》手抄本,指着“造我在腹中的,不也是造他吗”的句子,继续道:“我想和你一起,继续守护生命,继续传递智慧。我们会有孩子,会教他们读《约伯记》,教他们修复古籍,教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无论对方是王子还是贫穷的人,无论对方健康还是患病,因为都是上帝手所造。人类繁衍的意义,不只是生命的延续,是让这份由上帝赐下的智慧与爱,一代又一代,永远传承下去。”
苏砚看着陆时衍真挚的眼睛,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手抄本的封面,轻声:“我愿意。我想和你一起,在古籍中探寻更多智慧,在病房里守护更多生命,在岁月里传递更多爱。我们的孩子会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因为上帝的智慧相遇,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相守;他们也会成为智慧的传递者,让‘他待王子不徇情面,也不看重富足的过于贫穷的’这句话,永远刻在心里。”
婚后的日子里,苏砚和陆时衍依然保持着对古籍和生命的热爱。他们在自家的书房里开辟了一个的“智慧角”,放着修复好的古籍和《圣经》,还有儿科病房孩子们的画作。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读《约伯记》里的经文,教孩子辨别古籍的纸张,给孩子讲远的故事,让孩子从就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智慧是需要传递的。
几年后,他们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男孩叫陆知砚,女孩叫陆知衍——“知砚”是传承苏砚的古籍智慧,“知衍”是延续陆时衍的生命守护。知砚刚学会写字,就喜欢跟着苏砚在宣纸上临摹《约伯记》的经文;知衍则常常跟着陆时衍去医院,给患病的孩子讲故事,像远当年一样,用纯真温暖别人。
有一天,知衍指着“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的经文,对苏砚:“妈妈,上帝的作为真的很奇妙对不对?就像远哥哥,虽然生病,却能画出那么美的画。”
苏砚抱起女儿,陆时衍搂住他们,一家人看着书房里的古籍和画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他们身上,在《约伯记》手抄本上,温暖而明亮。
苏砚知道,上帝赐下智慧,让他们在古籍中相遇,在爱中相守;而他们,会带着这份智慧,将生命平等的真理、爱的信仰,传递给孩子,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像那本修复好的《约伯记》手抄本,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这份由上帝见证的智慧之约,也会永远延续,直至永恒。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