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灵异恐怖>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第62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62(1 / 2)

穹苍衣袍之约

第一章幔帐与旧赞美诗的相遇

夏至的晨光带着灼热的暖意,透过“云锦阁”的雕花窗棂,在苏幔面前的云锦幔帐上。幔帐以天青为底,用金线绣出星辰流转的纹样,针脚细密得如同上帝亲手织就的穹苍。苏幔指尖拂过金线勾勒的北斗七星,突然想起外婆生前常唱的赞美诗,配着《诗篇》里的句子:“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铺张穹苍,如铺幔子。”

“请问,这里能修复带有宗教纹样的古旧织物吗?”一个温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她的专注。苏幔抬头,撞进一双如晨雾中溪流般澄澈的眼眸里——男人穿着月白色长衫,袖口绣着细的云纹,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盒,盒盖上刻着“颂天”二字,一看便知是珍藏多年的物件。

“我是苏幔,这里的云锦修复师。”她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梨花木桌,“您先坐,我看看织物的破损情况。”男人将木盒放在桌上,打开的瞬间,苏幔的目光便被吸引——里面是一方民国时期的丝织赞美诗谱,边缘虽有些磨损,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用银线绣的《诗篇》第一百零四章:“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藉着风的翅膀而行。”

“我叫陆穹,是教会诗班的指挥。”男人的声音带着书卷气,“这是我祖父的遗物,他曾是云锦匠人,也是教会的执事,临终前这方诗谱‘藏着穹苍的奥秘’。我在文献里查到,你研究古云锦与宗教文本的关联,或许能看懂它的特别。”

苏幔接过诗谱,指尖触到冰凉的银线,突然想起工作室里那架古老的织机——机杼每一次起,都像是在呼应《诗篇》里“将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动摇”的笃定。她展开诗谱,发现丝织的字里行间还绣着细的云纹与水波,恰好对应“用云彩为车辇”“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的描述。

“我外婆曾跟着祖父学织云锦,”苏幔轻声,“她常,每一匹云锦都是对穹苍的模仿——就像你祖父绣的诗谱,金线是日光,银线是星光,云纹是上帝的车辇。”

陆穹的眼底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温柔的笑意:“祖父的日记里,还记载了1943年织‘穹苍幔帐’的经历。那年教会重建,他要织一幅幔帐挂在祭坛后,却在染色时屡屡失败。直到某天清晨,他看到朝阳穿透晨雾,突然明白‘披上亮光,如披外袍’的含义,用霞光染出的天青色,竟与诗谱上的底色分毫不差。祖父,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织锦不是手艺,是对造物主的称颂。”

晨光渐渐爬满工作台,在云锦幔帐与丝织诗谱上,交织成璀璨的光影。苏幔握着诗谱,听着陆穹讲述祖父的故事,突然觉得,这场与幔帐、诗谱相关的相遇,是上帝的安排——让她在修复云锦的工作室里,遇见一个能看懂穹苍奥秘与称颂意义的人。

第二章称颂与根基的叩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穹成了“云锦阁”的常客。他带来祖父的织锦日记,与苏幔一起整理诗谱上的纹样,从《诗篇》“铺张穹苍,如铺幔子”的描述,到日记里“穹苍幔帐”的染色奇遇,每一次探讨,都让他们对“穹苍奥秘”与“称颂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天,苏幔在修复一批民国时期的云锦残片时,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字条。字条是一位老织工的手迹:“我织了一辈子云锦,耗尽心血织出的‘海天图’,却在战乱中被烧毁。《诗篇》‘你们一切被他造的,都要称颂耶和华’,可若他真掌管万物,为什么要让心血付诸东流?若他真将地立在根基上,为什么还要有战乱让大地动摇?”

“又在为残片里的疑问烦恼?”陆穹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手里拿着两杯冰镇酸梅汤,将其中一杯递给苏幔,“刚从教会过来,带了祖父收藏的‘穹苍色卡’,你看这‘霞光青’‘星光银’,都是他模仿穹苍调出来的颜色,几十年都不褪色。”

苏幔接过酸梅汤,将字条递给他:“你看这位老织工的困惑,我也常有同感。《诗篇》‘你用深水遮盖地面,犹如衣裳’,可若他真以水为衣,为什么还要让灾难淹没家园?若我们都要称颂他,为什么在失去时,连称颂的力气都没有?”

陆穹读完字条,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空。夏至的天空格外澄澈,几朵白云慢悠悠地飘着,像是上帝亲手织就的棉絮。“我去年在江南考察古织机时,遇到过一位老绣娘。”他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她告诉我,绣坏的绢布可以重新浆洗,断了的丝线可以重新接续。上帝让我们经历失去,不是为了让我们绝望,是为了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根基’不在织物上,在他那里;真正的‘称颂’不是因为拥有,是因为信靠——就算织锦烧毁,信靠的根基也不会动摇。”

他转头看向苏幔,眼底带着坚定的温柔:“就像你外婆的,云锦是穹苍的模仿,不是穹苍本身;我们的作品是称颂的载体,不是称颂的目的。那位老织工的困惑,其实藏着答案——正因为织锦会烧毁,我们才更要珍惜‘创造织锦的他’;正因为大地会动摇,我们才更要抓住‘立地根基的他’。《诗篇》里的‘称颂’,不是在顺境中唱的赞歌,是在逆境中的信靠——就算失去一切,也相信他的大能与爱。”

苏幔看着陆穹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手中的“穹苍色卡”,心里的困惑渐渐散去。她想起老织工字条里的绝望,想起日记里“穹苍幔帐”的染色奇迹,突然明白,“失去”不是终点,是转向信靠的起点;“称颂”不是形式,是逆境中不变的信靠——而上帝让她遇见陆穹,就是为了让她在叩问中,看清这份“信靠”的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