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第91章 诗争长安论意境,语解黄河动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诗争长安论意境,语解黄河动人心(2 / 2)

“这些诗里提的地名,多半不是南齐有的吧?”

时念正踮着脚往戏台两侧挂新写的谜签,闻言笑了笑:

“山长慧眼,一眼就看出来了。”

“蓝星的乌托邦世界里与南齐的风土确有不同,有些景致本就是异邦的模样。”

何鑫智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走遍南齐各州,从未听闻有河叫黄河。”

他顿了顿,语气软了些。

“时老板……可曾亲眼见过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

“不过是偶然得了些手稿,哪敢见过。”

时念笑着避过话头,指尖在刚挂好的谜签上轻轻点了点。

“山长别急,等大会结束,我让人把所有诗稿都抄录清楚,连带着异邦的风土注解,一并送到盛京书院去,也让学子们一同品鉴。”

何鑫智这才颔首,目光重新回院里。

穿藏青儒衫的学子们正围着“文以载道”的匾额讨论。

阳光穿过匾额的木纹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道字的淡影。

巧的是,竟正好和比诗区宣纸上的黄河二字叠在了一起。

戏台旁忽然起了阵骚动。

穿灰布衫的男子举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签,眉头皱得紧紧的,旁边的同窗撞了撞他的胳膊。

“怎么了?这句诗你接不上?”

男子摇摇头,指着黄河二字疑惑道:

“我不是接不上,是从没听过这条河。”

“咱们南齐只有长盛河、渭水,哪来的黄河?莫不是编出来的?”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静了静。

几个老秀才也凑过来,捻着胡须沉吟:

“史书里确实没记载过……难不成是蓝星的人杜撰的?”

“杜撰倒未必。”

挑着货担刚挤进来的汉子忽然开口,扁担还斜靠在廊柱上,汗巾搭在肩上擦了把汗。

“我跑西疆商队时听过,西边有条大河,水浑得发黄,胡商叫它喀拉苏,能通到海里去,会不会就是这黄河?”

众人听得更糊涂了,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

狄英杰挤过来,拍了拍男子的肩笑道:

“管它是哪条河!你看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多有气魄!咱们先把下句接对了才是正经事!”

男子闻言却没动,指尖在黄河二字上轻轻摩挲,像是在掂量这两个字的分量。

他忽然抬头望向戏台,时念正站在台阶上整理诗签。

一阵微风拂过,吹动了悬在檐下的诗签,哗啦啦响。

“时老板!”

男子扬高了声音喊,“这黄河究竟在哪?您给呗!”

时念闻言抬起头,笑着解释:

“蓝星诗里的黄河,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到咱们这辈子或许都到不了。”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连何鑫智都从雅间里探出头来。

“但它早流进了诗里。”

时念的目光扫过全场,从穿锦袍的公子到穿粗布的汉子。

“它流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致里,流在黄河入海流的壮阔里,更流在咱们此刻念着这句诗的心上。”

“只要诗还在,黄河就一直在。”

王思哲站在人群最后头,听着这话,忽然觉得像有块温润的石头进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他想起云河村那条绕村的河,想起娘在河边捣衣时的样子,想起夏夜躺在院里听老秀才念诗的时光。

那些寻常的景致,竟在此时都被蓝星的诗照得亮了起来。

与此同时,比诗区忽然爆起一阵响亮的喝彩。

一个穿长衫的老者握着狼毫,在宣纸上下“民惟邦本”四个字。

他的笔锋沉厚有力,带着几分凛然正气。

方才还吵着的众人瞬间静了下来,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半晌,纷纷点头称赞。

一旁的其余几位老者都忍不住抚着胡须道:

“好一句民惟邦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