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第168章 实绩破流言怡红稳,好戏连台楚郎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8章 实绩破流言怡红稳,好戏连台楚郎兴(1 / 2)

时念望着大东泛红的眼眶,无奈的笑着。

晨光斜斜地洒在她脸上,眼角的细纹里都裹着暖意。

“咱们刚改的时候,有人我一个青楼老鸨瞎折腾,劝我趁早关门;”

“后来排《三国演义》,又我一介女子,哪懂什么家国大义,演出来也是东施效颦;”

“现在我表里不一,不过是换了个法罢了。”

她顺着廊下的方向指了指。

叠在石桌上的戏单被风掀起角,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这一年多排的戏:

《薛平贵与王宝钏》《三国》《木兰辞》《凤求凰》……

单是改编的话剧就有三十多部。

连学子们抄得纸页发皱的《蓝星诗词集》里,好些诗句都被编进了戏词。

“你瞧,”

“咱们院里平均半个月就出一部新戏,《白蛇传》上个月就定了要排。”

“那时候你还帮着搬过白素贞和青的剑,忘了?”

大东顺着她的指尖数过去,叹了口气。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我这心里就是不得劲儿。”

在他看来,那群学子全都是白眼狼!

吴婶端着盘刚出炉的杏仁酥从后厨出来,听见这话就接了话茬。

“你啊,一天天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少咋咋呼呼的!”

阿福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手在大东的肩膀上拍了拍。

“咱们排新戏是为了让客人们看得新鲜,今儿演穆桂英,明儿演白素贞,都是按自己的节奏来;”

“大满园要改戏、要加场,那是他们的事,跟咱们有什么相干?”

这一年多来。

怡红院从破破烂烂、门可罗雀的青楼,变成如今盛京人人想来的戏院。

靠的从来不是跟谁较劲。

是那些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心里亮堂的戏文,是念姐带着大家一天天熬出来的踏实。

“可他们还……”

大东的声音低了些,“你就是想压大满园一头,抢他们的客源。”

“真要压他们,何必等现在?”

“大满园刚回盛京时,咱们正忙着官印诗集的事。”

“若真想抢客源,我就早排针对他们的戏戳他们的脊梁骨了,何必费这劲跟他们耗新戏?”

晚晴在旁边听得真切,眼珠一转,往廊下走了两步,对着墙外扬声喊:

“要我啊,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咱们院里热闹!”

“自己排不出新戏,就编排别人较劲,有这功夫,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让客人们看得高兴!”

她的声音清亮得像山涧的泉水撞在石头上,顺着风飘出巷外,把那些躲在墙根下的闲言碎语冲得七零八。

墙外的议论声忽然停了,过了会儿,有个怯生生的声音从巷口飘进来:

“那……怡红院今日还演新话剧吗?”

大东听见这话,眼睛瞬间亮了,猛地挺直腰板。

“演!今儿晚上加演两场,雅间还有三座,要听赶早!晚了可就没位置了!”

时念看着他瞬间精神起来的样子,好笑摇头。

“行了,别在这儿喊了,一会儿就开门了,快去准备。”

暮色慢慢漫上来,笼罩整座城。

念八和大东站在门口迎客,见着熟客就笑着往院里引。

“您来啦?今儿的新戏加了段许仙骂法海,保准解气!再配上冰镇奶茶,绝了!”

戏台的锣鼓声再次响起,比往日更亮堂,连巷口的石狮子都似被这热闹裹了层暖意。

时念坐在回廊下的竹椅上,静静感受着此刻的宁静。

流言蜚语或许很多。

但那些流言就像戏台边的尘土,风一吹就散了。

真正立得住的,从来不是嘴上讲的漂亮话。

而是那些刻在戏文里的哲理,藏在诗句里的感悟。

还有这群人凑在一起的、热腾腾的心意。

云水街的大满园里,烛火通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