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第282章 冬霜递故锁,身世两难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冬霜递故锁,身世两难言(1 / 2)

冬月的晨光揉着层薄霜,在怡红院回廊的炭盆上。

火星子“噼啪”跳了两下,又蜷回灰烬里,只留下一缕极淡的青烟。

时念正低头整理《西游记》的增补手稿。

宣纸上“三借芭蕉扇”的唱词旁,刚用朱砂笔圈出需要调整的腔眼,墨痕还没干透,就听见院门口传来阵极轻的脚步声。

轻得像踩在霜面上,生怕稍重些就碎了似的。

这脚步声既不是阿福那样带着粗重喘息的,也不是浅醉的,反倒裹着几分滞涩,像是来人每走一步都在犹豫。

她抬眼望向院口,只见影后的青灰砖缝里,露着一角墨色长衫。

李贤就站在那阴影里,长衫下摆沾了圈晨露的湿痕。

他手里捧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指尖在盒盖的云纹上反复摩挲。

连往常挺得笔直的脊背,都透着点藏不住的拘谨。

比起前几日在河山楼偶遇时的寞,此刻他眼底多了些揉杂的光。

有紧张,有愧疚,还有些没出口的局促。

“李公子?”

时念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怎么这个时辰过来?”

李贤这才从影后慢慢走出来,脚步放得极轻。

他走到回廊下,将紫檀木盒双手递过来,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发紧:

“家父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时念接过盒子,指尖触到冰凉的木面,指腹蹭过盒边的包浆,便知道这是个有些年头的物件。

她轻轻掀开盒盖,红绸衬布上,一块巧的长命银锁静静躺着。

锁身被磨得发亮,边缘圆润得像是被人揣在怀里摩挲了千百遍。

“这是……”

她的声音轻了些,指尖还停在银锁上,没挪开。

“是我母亲的遗物。”

李贤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沙哑,目光在银锁上,像是透过这物件,看见了许久前的人。

“家父,这是当年我娘出嫁时,外祖母亲手给她打的陪嫁,原是想着等姨来盛京的时候送她,没成想……”

他顿了顿,喉结用力滚了一下,后面的话没再下去。

可“苏昭早逝、时念被拐”的结局,两人心里都清楚,多一个字,都像是在揭陈年的伤疤。

时念捏着银锁的手微微收紧,冰凉的金属硌得掌心发疼,连指尖都泛了白。

从李贤在河山楼欲言又止的模样,就已经昭示着李贤也得知了真相。

可她先前一直避而不谈。

不是逃避,是不敢深究。

原主的身世里藏着太多苦。

父母早逝、幼时被拐为奴。

而她作为穿来的“外来者”……

既怕自己担不起原主寻亲的执念,更怕一旦扯出泉州苏家的旧事,会卷入当年家族没的旧案里。

南齐这两年的经历告诉她,旧案往往连着旧人,旧人又牵着权贵,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当年在泉州,苏家是不是……招惹了什么人?”

时念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的霜,连呼吸都放得缓了。

之前与李睿的几次交谈里,他虽没明,却隐约提过“泉州苏家当年得罪了京官,才得家破人亡”的话。

此刻握着这块带着温度的银锁,那些被她刻意压在心底的疑问,终于忍不住冒了出来。

李贤的肩膀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他低头望着青石板上的霜痕,指尖无意识地抠着袖角。

“具体的我不清楚,但父亲给我看的那些旧信里写着,姨父是晋江县衙门的书吏,专管刑狱文书的。”

他顿了顿:

“据当年跟着姨父的老仆逃回侯府。”

“姨父是因为得罪了上头派来的京官,才被安了个叛国的罪名。”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时念心里,瞬间泛起层层涟漪。

原来原主的生父不是普通商户,而是因刚正不阿丢了性命的吏。

原来苏昭不是病逝,是在颠沛流离中被病痛拖垮的。

原来苏家的没,不是天灾,是人祸。

这些真相比她想象的更沉重,压得她胸口发闷,捏着银锁的手也更紧了。

她并非没有查过,其实她先前也有了解到一些,只是一直在刻意回避。

“我知道你一直避着不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