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读读小说网>女生言情>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第405章 宫闱变动守初心,雪落歌起忆故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5章 宫闱变动守初心,雪落歌起忆故人(2 / 2)

浅醉带着演员们鞠躬,裙摆扫过戏台的青石板,沾了点从檐角飘下的细雪。

没人注意到,今年盛京的第一场雪,也悄无声息地来了。

就在掌声渐歇时,丝弦管乐忽然轻轻响起,调子清泠得像浸了泉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凝霜从后台走出来。

她身着一件月白旗袍,领口绣着几枝浅淡的梅,头发绾成简单的圆髻,只簪了支素银钗。

比往日少了几分舞台上的艳丽,多了几分沉静的温柔。

她走到戏台中央,对着台下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搭在腰间的玉佩上。

那是之前时念送她的,是泉州湾的海玉,能安神。

乐声渐起,她缓缓开口,声音轻得像雪:

“轻轻,在我掌心,静静,在掌中结冰……”

第一句刚,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有客人下意识伸出手,接住从窗缝飘进来的雪粒,冰凉的触感混着歌声,竟让人心头一软。

吴婶停下拍手的动作,望着戏台中央的凝霜,忽然想起时舟夫妇的遭遇,眼眶慢慢红了。

这调子,温柔里藏着不出的怅然。

“相逢,是前世注定,痛并把快乐尝尽……”

凝霜唱到这句时,目光轻轻扫过台下的时念。

时念站在回廊下,手里还拿着刚誊抄好的《海晏河清》稿纸。

雪在纸页上,瞬间融成的水痕。

此刻的歌声,像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把母亲的温柔,轻轻送到了她耳边。

台下的学子们凑在一起,声解析着歌词。

有个穿旧长衫的学子道:“痛并快乐尝尽,的不就是阿湄吗?”

“苦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昭雪,这快乐里,藏着多少痛啊……”

旁边的人点头附和,有人拿出纸笔,飞快地记下歌词,要带回书院,念给没来看戏的同窗听。

“明明,话那么寒心,假装,那只是叮咛……”

凝霜的声音轻轻颤了颤,这句唱得格外轻,却像针一样扎进人心。

有客人想起唐明当庭狡辩“账本是伪造的”,想起户部侍郎当庭包庇的嘴脸,忍不住叹气。

泉州来的商人则攥紧了拳头,低声道:

“当年唐家的人也这么,三文一斤是为了帮我们,明明是压榨,却是好心,寒心啊……”

雪越下越大了,从一开始的细雪粒,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

飘进戏台,在凝霜的旗袍裙摆上,在客人的肩头,在时念手里的稿纸上。

凝霜抬起头,望着漫天飞雪,继续唱道:

“泪尽,也不能相信,此生,如纸般薄命,我慢慢的听雪下的声音……”

歌声里,时念忽然想起昌阿公的“阿昭当年抱着你,在雪地里走了三天”。

想起原主父母的合葬墓前,那束在风里轻轻晃的白菊。

雪在她的发梢,冰凉却不刺骨,反而让心里的暖意更浓。

这雪,像是在为旧案里的逝者送葬,也像是在为新生的日子洗礼。

台下的客人没人急着走,都静静地听着歌,看着雪。

有个老妇人掏出帕子,一边擦眼泪一边笑:

“这雪下得好,这歌也好,听着心里亮堂……”

吴婶也跟着笑,手里的桃酥早就凉了,然而咬下一口,味道依旧甜滋滋的。

凝霜唱完最后一句,乐声渐渐轻了,只剩下雪花在灯笼上的“簌簌”声。

她对着台下深深鞠躬,月白旗袍上的雪粒像是在闪着光。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比之前更热烈,还夹杂着几声欢呼。

有人喊“再唱一遍”,却被时念笑着摆手拦下。

“这雪难得,让大家好好赏赏雪,听听这雪下的声音。”

众人会意,纷纷抬头望着漫天飞雪。

雪在戏台的飞檐上,在诗签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在怡红院的青石板上,把整个院子裹得一片素白。

时念走到戏台边,看着凝霜走下来,轻声道:

“唱得真好,这雪,也来得正好。”

凝霜笑着点头,手指拂去旗袍肩头的雪:

“是蓝星这词写的好,这曲子也配,像是为今天的雪写的。”

吴婶端着刚煮好的姜汤走过来,给每个人都递了一碗:

“快喝点暖身子,这雪下起来,就冷了。”

时念接过姜汤,望着漫天飞雪,忽然道:

“泉州的雪不这样,是细雪,在海面上就化了……”

“等一切都尘埃定,我们就去泉州看海。”

想必那时的海,一定会很好看。

时念双手捧着姜汤,温热的瓷面熨帖着手心。

雪还在下,怡红院的灯笼亮得通透,暖黄的光裹着雪花,漫得满院都是温柔的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