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先不搞火箭,而是搞导弹。”
听到秦风居然不搞火箭,四人自然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当听到导弹两个字后,他们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去。
“导弹?像是V2那种导弹吗?”
导弹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还是比较陌生的。
秦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叫人搬进来了一块黑板,然后便在上面直接作画起来。
很快一枚萨姆-2防空导弹的简易结构图就呈现在了黑板上。
“我要研制的是一款防空导弹。
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精密、快速反应的超视距防空火箭平台。
这套平台由雷达、防空火箭、指挥控制系统这三大子系统构成。
雷达就是这款防空导弹的眼睛,可以让导弹看到并锁定目标。
指挥控制系统就是它的大脑,告诉导弹要怎么打击目标。
这就是这套防空导弹系统最基础的运转原理。
在我的设计当中,这款防空导弹的射程在40公里左右。
由四部雷达为其提供目标的高度、速度、距离等各种信息,然后在40公里范围之内发起打击。
这个效率可要比传统的防空火炮高的多,也是未来防空系统的发展趋势。
而你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导弹本身,也就是这一枚防空火箭研制出来。
我稍后就派人将这枚导弹的全套技术图纸送过来。
现在美苏两国都已经开展了类似的项目,所以我们也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听到秦风如此详细的解释之后,黄、任、梁、屠四人无不目瞪口呆,震撼不已。
这番话算是直接打开了他们的新世界,让他们知道原来火箭还可以这样玩。
结合雷达,再加装制导技术之后,居然变成了导弹。
这种极其前沿的技术,他们甚至在西方都没有接触到过。
不过秦风的解释也让他们明白这套防空系统其实是有可能实现的,并不是妄想。
尽管这次造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探空火箭,但这枚火箭也非常的重要。
任新民反应过来后,率先开口道:“秦副部长,您想要我们怎么做?”
其余三人也将目光汇聚了过来。
秦风看了一眼任新民,开口说道:“导弹的气动外形设计、结构强度分析、飞行稳定性和控制响应性。
还有就是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建,都需要深厚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功底。
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任工、屠工你们两人负责了。”
任新民是工程力学博士,屠守锷是在空气动力学有着深厚的功底,这些任务自然是交给他们两人。
随即秦风又看向了梁守槃。
“梁工你是航空工程硕士,还在贵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待过,固体火箭助推器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是对于黄纬禄的安排。
“黄工你精通无线电,所以导弹的控制系统就交给你了。”
导弹的核心就是动力、气动、结构、控制,这些也分别是这四人所擅长的领域。
这个安排分工明确,自然没有任何的异议。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他们也十分期待了起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