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老黄想要一口吞下,他联合了几个大老板,说是想一起吞下我的煤矿,然后把这些产业结合起来冲击上市。”赵军晟十分干脆的否定了赵昊的建议。
既然老爹都这样说了,赵昊也只能劝说他想开一点,反正人家已经下定决心要买,万一真的能让他把公司做上市,说不定也是一件大好事呢。
尽管知道儿子这话是在劝导自己,不过赵军晟还是听从了儿子的劝告,虽然不能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告诉老朋友,但是他可以按照一个友情价卖出去,也算是自己作为老朋友的一种善意吧。
父子俩挂断电话后,赵昊将手机放回到桌子上,喝了口水后将第一个剧本放下,开始认真观看第二个剧本。
本以为影视寒冬在15年才会出现,但赵昊在这行业里摸爬了一年多,终于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影视寒冬是在11年就开始了,也就是从今年正式开始,而寒冬是行成是在两年前就开始逐渐酝酿开始演变起来的。”
“其中很大的助力,就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参与进来,他们急功近利,发现某件事有搞头就砸钱进去,成功了赚一笔,失败了就投下一个项目,仗着自己有钱开始在行业内大肆扩张,并且不光投资还主导拍摄。”
“让外行来操弄内行,并且还是一些最为自信甚至狂妄的人来操作,影视剧哪有不走下坡路的可能。”
赵昊发现了这个糟糕的现象,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只能让自己不被影响,不跟随大流去搞那些糟糕的剧集,尽可能把作品拍的好看一些。
尽管他现在也在模仿,杨蜜的电视剧火了就招着那个模式再拍一部,但他好歹也做到了保质保量,至于行业内其他人就很难说了。
看完了手里的剧本,赵昊略带无奈的摇摇头将这俩剧本淘汰,而后又打电话告诉葛志迪让编辑组再改改,按照自己的想法改。
当天下午,赵昊接到了杨蜜的电话。
这姑娘正在客串一部由聊斋改变的大制作电影,这次打电话来也不是为了想和赵昊聊天谈情说爱,而是导演想通过她联系到赵昊,寻求投资到机会。
刘妍也在这部戏里有客串,甚至有公司的男艺人也在里面客串跑龙套,也算是汇聚了赵昊旗下不少艺人。
按道理说赵昊应该参与投资的,毕竟这部电影的导演名字也算响当当,编剧还有主创团队也都很不错的,但赵昊却知道这部电影最后赔的老惨了,要是自己投资不光打水漂,而且还容易把自己的招牌搞砸。
杨蜜看不透这里面的事情,但赵昊却看得一清二楚,对于自己女朋友的牵线搭桥,他只能笑着表示考虑考虑,并没有直接开口回绝。
挂断了与杨蜜的电话后,赵昊又接到了导演亲自打电话劝说,不过导演越急赵昊就越不着急,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来断绝他想要投资的想法。
敷衍完导演过后,赵昊也站起身离开花园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打算睡个午觉,晚上他还要参加由冯晓港举行的聚会。
他之前拒绝了冯晓港的投资邀请,这次要是连后者的聚会都不参加,那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一觉睡到傍晚六点钟,赵昊换上休闲西装走下楼,在自己家里吃了一碗面后才坐车赶往聚会的餐厅。
冯晓港举办的聚会都是以喝酒为主,要是空着肚子喝太难受,赵昊提前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也是为了避免喝酒出丑。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