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赵家最近在整顿族内事务,私兵大多分散在各地,一时半会儿抽不出兵力……”
“再说,我赵家子弟没打过什么大仗,去了西疆也是给周节度使丢脸,还是让更有本事的人去比较好。”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不愿出兵”说得冠冕堂皇,实则都是怕折损自家兵力,影响在长安的地位。
赵珩看着三人推诿的模样,气得浑身发抖,猛地一拍桌子,茶水都溅了出来:
“你们!”
“你们平时争权夺利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积极,现在国家有难,西疆百姓被屠,周节度使战死,你们却连兵都不愿出!”
“你们对得起先帝,对得起长安的百姓吗?”
秦显三人低下头,不再说话,可脸上却没有丝毫愧疚。
他们心里清楚,赵珩现在没有实权,朝廷的兵力大多掌握在他们手里,就算赵珩再生气,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偏殿内陷入死寂,只有赵珩粗重的呼吸声。
他看着眼前这三个只知自保的家主,突然觉得一阵无力——他这个皇帝,当得实在太窝囊了!
就在这时,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躬身道:
“陛下,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赵珩没好气地说。
“如今长安能调动的兵力,要么在防备江南叛乱,要么掌握在三位家主手中,实在没人能去西疆平叛。”
太监总管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老奴以为,陛下或许可以……”
“请顾北出兵。”
“顾北?”
赵珩皱起眉,他怎么会没想到顾北,可顾北刚要走了北疆赋税的自主权,若是再让他出兵西疆,手握兵权,岂不是更难控制?
“陛下,顾北虽有野心,可他毕竟是大炎的臣子,西疆叛乱,他若是不出兵,也说不过去。”
太监总管连忙补充。
“而且老奴听说,西疆流民逃去了北疆,顾北已经知道了叛乱的事,说不定他本就有出兵的打算,陛下若是主动请他出兵,还能卖他一个人情,让他暂时不对长安动手。”
赵珩沉默了。
太监总管说得没错,现在除了顾北,没人能平定西疆的叛乱。
若是玉门关破了,沙陀人杀到北疆,顾北也会受影响,他没有理由不出兵。
“罢了。”
赵珩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
“传朕旨意,让李全带着免死铁券,立刻去北疆见顾北,就说朕请他出兵平叛,只要他能保住玉门关,平定沙陀叛乱,朕不仅给他免死铁券,还允他西疆赋税,也由他暂行管理!”
免死铁券,再加西疆赋税!
赵珩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他只希望顾北能识时务,赶紧出兵平叛,别再给长安添乱。
李全接到旨意,不敢耽搁,立刻带着免死铁券和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地往北疆赶。
他心里清楚,这次去北疆,不仅是请顾北出兵,更是替赵珩向顾北低头!
可如今的长安,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底气,只能指望顾北这棵“救命稻草”。
紫宸殿内,赵珩看着李全离去的方向,眼神复杂。
他不知道让顾北出兵,是对是错,可他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此时的北疆,顾北早已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两万精锐士兵身着玄甲,手持新铸的军械,整齐地列在校场上,只待顾北一声令下,便会奔赴西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