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热闹喧腾的小吃区域,因梁帝一行人的突然进入,为保障这位九五之尊的绝对安全,气氛骤然为之一变。
只见身着玄黑铁甲的禁军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站满了通道两侧,对百姓进行隔离。
这并非粗暴无情的驱赶,而是一种审慎周到的安排,旨在确保百姓与梁帝御驾之间始终维持着一个恰到好处的安全距离。
此举专为防范百姓人群中可能潜藏的刺客,避免其突然近距离暴起,行刺梁帝、太子或随行的诸位重臣。
因此,此刻大多数百姓只能在禁军划定的界限之外,引颈翘首,远远地遥望着梁帝等人的身影。
众多小吃摊档的桌前桌后,原此刻也站满了人。
这些都是前来看热闹的民众,或是逛累了、饿了前来寻觅吃食的。
此刻骤然间乌泱泱涌入大量甲胄铿锵、手持兵刃的军士,此外还有许多身着便装、但目光锐利、身形健硕,一看便知绝非等闲的大汉。
他们如众星拱月般,严密护卫着中间一小群人。
明眼人一望即知,这定是某位身份极其显赫的重量级大官前来此地视察。
为表示由衷的敬意,自然无人会不识趣地继续安坐于位,埋头只顾吃自己的东西。
众人皆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恭敬地垂手站在原地,目光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聚焦于梁帝等人身上。
当然究其主要原因,仍是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朴素想法。
来者一看便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谁也无法揣测其性情喜好。
万一遇上个性格严苛,讲究排场之人,一来便见众人都恭敬行礼,唯独自己还在那里若无其事地闷头吃东西,对其不理不睬,届时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梁帝信步朝萧恒口中那位贩卖馄饨的张大嫂摊位走去。
张氏年纪约莫四十多岁,但因常年的辛勤劳作,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苍老些,一头盘于脑后的青丝中,竟已夹杂了几缕刺眼的白发。
她用布带将仍在襁褓中的婴孩稳妥地背负在身后,那孩儿此刻正睡得香甜,对周遭的变故浑然不觉。
梁帝一行人径直朝张氏走去,张氏脸上明显掠过了一丝慌乱与无措。
直到她在人群中瞥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萧恒,脸上的紧张神色这才缓解了不少。
张氏连忙抬手,快速在身前的粗布围腰上擦拭了一下沾着面粉和油渍的双手,冲着萧恒挤出带着些许局促的笑容:“李公子,今日可也是来此看热闹的?”
李氏是萧恒出门在外的一化名,梁帝早就知道了,更是知道萧恒去教坊司用的名字,叫做李刑,所以此刻听到张氏叫萧恒李公子,梁帝并未面露丝毫诧异之色。
其他官员闻声,也并未又任何异样之色。
毕竟出门在外,谁还没几个不一样的身份啊?
“嗯,是的。”
萧恒面色和煦,带着轻浅的笑意回应道:“今日恰巧与家中长辈一同前来。”
“这不,走到此处觉得腹中有些饥饿,见大嫂的摊子也在,便与长辈们一起来,想向大嫂你讨碗馄饨吃,不知大嫂可欢迎啊?”
“欢迎……自然是欢迎的,”张氏忙不迭地应承,语气带着劳动人民特有的热情。
“开门做生意,李公子带着长辈上门来照顾我的生意,那是求之不得的福气,哪有不欢迎的道理?”
“几位贵人快快里面请。”
说着,张氏便急忙侧身,热情地招呼众人朝摊子里面,那片摆放着桌椅的区域走去。
摊子后面是数张摆放整齐的长桌与长凳,这是整个小吃区域统一规划的制式。
为了能以最快速度将这批所需的桌椅板凳赶制出来,萧恒当初可是给工部下了死命令。
同时又从民间紧急征调了大量的木工匠人,日夜赶工,才终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这项任务。
在梁帝等人抵达此处时,正有好几拨客人坐在张氏的馄饨摊前吃着馄饨。
人数虽不算极多,但摊位上仅有的四张桌子却都已被人占据。
张氏刚热情地招呼完,回头瞧见这番情景,面色顿时微微一变。
有些紧张地望向萧恒,语气带着商量和歉意:“李公子,您看……可否劳烦诸位长辈暂且挤一挤?”
街边的普通吃食摊贩,很多甚至不设桌凳,毕竟这个世界的桌椅多为实木打造,沉重且搬运不便。
即便有些摊家人手充裕,能摆设一两张桌椅,也大多非常简陋。
因此,对于光顾街边小吃的食客而言,通常没什么太多讲究,能有个地方坐下便已算是店家本事大了。
大家彼此挤一挤凑合一下也就过去了,鲜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挑三拣四。
但此刻情形却有所不同。
眼前梁帝这一行人,虽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来时都已褪去了彰显身份的官服,但此刻身穿的也绝非普通百姓的粗布麻衣。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