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搬不搬我不管,反正本宫就是不走!”
“呯”
柔仪殿中,茶碗落地的清脆响声不时传来。
“唉,二公主又在发脾气了。”
宫人们噤若寒蝉,心中无奈叹气。
自从道衍大师被粪水洗礼后,“后宫闹鬼”这件事已经传开。
皇帝朱棣带头搬出皇宫,也从侧面证实了传闻的真实性。
皇亲国戚们如今再看金陵皇宫,不但没有丝毫占有欲,甚至有些避之不及。
不过,在搬家大潮之中,偏偏有人逆流而行,打死就是不肯走。
此人正是朱老四的第二个女儿,永平公主朱月贵。
也是永乐一朝中,后宫里最大的犟种。
仗着父皇的偏爱,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如今更是有些无法无天了。
前来相劝的侍卫,被骂走了一波又一波,最后连朱棣自己也没了办法。
只得由她去了。
短短三日时间,后宫人去楼空,除了日常维护宫中生活所需的下人,后宫妃嫔和朱家子女,全部搬出了皇宫。
“把后宫总管叫来,我有话要问他。”
二公主稳坐上方,发号司令道。
不多会,接替刘福的中年太监就恭敬跪在朱月贵面前。
“老奴郑兴,拜见公主殿下。”
“嗯。”
“如今后宫之中,还剩下多少人?”
“启禀公主,后宫的宫女太监,算老奴在内,已经不足百人。”
“哦,晚饭之前,让所有人在广场上集合,本宫有话要说。”
“喏。”
郑兴急匆匆离去,朱月贵脸上露出贼兮兮的微笑来。
“管得着我的人,终于全都走了。”
“虽然剩下的人数不足百,但也能玩上好一阵了吧……”
不过顿饭功夫,柔仪殿前的空场中,就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宫人。
朱允炆身处其中,偷偷打量着稳坐上首的朱月贵。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对这位公主没什么印象,只模糊的记得,她似乎后来嫁给了李茂的儿子。
只见那朱月贵上穿紫色交领短袄,下着云蟒暗纹马面裙,头戴银丝发罩斜插玉簪,耳旁一对宝石耳坠闪闪发光。
明明只有十几岁的年纪,偏要绷出一副大人模样,显然是在硬学亲娘徐皇后母仪天下的气质。
“人都来齐了吧,本宫讲两句。”
公主走下御座,清了清嗓子:
“我大明如今能够驱除鞑虏,重整汉家山河,皆因男儿有才干,女子多贤德。”
“虽然你们身为宫中下人,但也不可坠了皇家颜面。”
“从今日起,凡宫女可在织布,女红中人选一项参与考核,只需一项过关,便可正常获得月例。”
“两项合格者,本宫另有重赏,并立为后宫楷模!”
此话一出,宫女们人人自危,禁不住在心中盘算起合格的把握。
没想到,公主话锋一转:“若是两项都不合格,那就得领受鞭刑!”
一听到还有惩罚,许多宫女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大胆!”
“谁允许你们议论的?”
郑大主管厉声呵斥,场内这才恢复了安静。
没想到,大家的反应,正好满足了朱月贵的癖好,她嘴角含笑,又看向另一侧的太监们。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