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湖南湘潭一处密林之中,传来诡异的“沙沙”声。
几个身影借着月光,正在小心掩埋着什么。
一人双手叉腰,站在平地向下观望,不一会,坑下传来声音:
“齐将军,已经挖了五尺深,应该差不多了吧?”
“嗯,你们上来吧。”
齐泰估计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
一旁的侍卫不解问道:“将军,这坑挖得这么深,恐怕没那么容易让那东西重见天日吧?”
齐泰微微一笑,揶揄道:“偏你最聪明,陛下和大人们难道都不如你?”
“你可知不日这里就将迎来一大批伐木工人,这一片的密林即将成为荒土?”
“此地土质疏松,加上湘地多雨,用不了多久,那东西不用挖,自己就会被雨水冲出来了。”
说完,他打了个手势:“将东西放下去!”
干活的几人,用木棍和麻绳作为助力,将一块沉重的石碑慢慢送到坑底。
月光一闪,只能从碑买上隐约看到几行字迹:
“壬午杀劫,XX大乱,XXXX,天命女现。”
……
北平城郊,一间简陋的草屋中。
虽然已是深夜,但仍有一点如豆烛光未熄。
显然房子的主人,在等什么人。
“当当当”
房门被人从外面轻轻叩响,稳坐屋内文士打扮的主人家开口道:
“进来。”
一个老者进门施礼:“禀告老爷,东西已经按照吩咐埋在了皇陵选址附近。”
“嗯,很好。”
文士点点头烛光一闪,照亮了他的侧脸,正是“剃度出逃”的主要策划人——程济。
“陛下叮嘱的另一件事,办的怎么样了?”
“启禀老爷,据我们的人传回的消息,如今所有的疑兵已经按照吩咐,兵分两路。”
“一路人马绕行北元境内,正在全力向西域奔逃,预计再有十天左右,就能避开西域军的势力范围,直插嘉峪关外;”
“另一路,已经由水路抵达福建,不日将在泉州更换海船,第一站目的地为琉球。”
程济点点头:“跟在他们后的追兵人数有多少?”
“目前看来不下三,四百人,未来至少还会增加部分轻骑兵,人数将达到六百人以上。”
“行,我知道了。”
老者刚要施礼离开,没想到程济又随口问了一句:
“你说,两路人马逃出大明国境的消息,一个半月能不能传到朱棣耳朵里?”
老者显得胸有成竹:“大人放心,最多一个月,消息定会传到金陵。”
“大人,既然陛下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妥,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买地。”
熬到半夜,程济明显乏了:“从今日起,我们便在这北平之外,做一家低调的富家翁即可。”
“是。”
房门被关上,屋内的烛光随之熄灭,程济在黑暗中打了一个哈欠,满是任务完成后的释然。
……
金陵皇宫之中,一个月后。
看着地基部分已经完成的乾清宫,朱允炆对于工程的进度十分满意。
一个项目,在一不缺钱,二不缺人的条件下,施工速度果然飞快。
到底是官家办事,一个月前专门拨付的十万两白银,就已经到位。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