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眼前的朱元璋几人不知真假,但向来自己标榜“孝义”的朱棣,在这个关头,和爹妈大哥对骂,显然就有些不合适了。
所以,他一面捂着前胸,一面不动声色的给下方的大臣们,使了一个眼色。
要论察言观色,算是到了李景隆的强项了。
据他所知,宫中最能体会天子心意的,除了忠犬纪纲,剩下的都不如自己。
所以朱棣的眼神还没收回去,他已经排众而出,躬身施礼道:
“圣祖爷实在是误会陛下了。”
“想当初,若不是建文少帝步步相逼,还逼死了陛下的几位兄弟,想来曾经的燕王,也不会被迫举起靖难的大旗。”
“当然,我不是指责少帝昏庸,而是他毕竟年纪小,受到了黄子澄之流的蛊惑,方才犯下大错。”
“虽然主要罪不在他,但身为天子,也不得不为决策付出代价,这也是令人无奈的事情……”
李景隆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把遗憾的态度演绎得入木三分。
没想到,他话音还未落,一身黄袍的老朱的手指头,差点戳到他脸上:
“朕道是哪里来的野狗在这里狂吠,原来是你这只叛家之犬!”
“我那孙儿最大的错误,就是轻信了你的能力,和节操。”
“领兵百万,却被十几万兵从北打到南,你怎么还有脸说话的?”
“若你是我手下将领,哼哼,此时恐怕早就成了冢中枯骨了。”
“滚!”
李景隆被一通抢白,说的瞠目结舌,他不是不想辩解,实在是人家说的句句是事实,没法争辩。
旁边另一名叛臣茹瑺接过话头:
“圣祖爷教训的是,李将军确实有过些不堪过往,但如今山河一统,改朝换代,已成定局。”
“便是您老再舍不得少帝,毕竟他已经自焚以谢天下,难不成还让一个死人当皇帝不成?”
茹瑺心中得意,自觉抓住了目前最主要的矛盾——
纵然在人们眼中,朱棣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人选,可是他毕竟干掉了完美的皇帝人选。
死了的皇帝不少,活着的就一个,要是你,你怎么选?
朱棣这边换了一个人,朱元璋那边也顺势交换,朱标挺着肚子向前一步,冷笑道:
“如果我没认错,这位便是深受炆儿器重的茹瑺学士吧?”
“我怎么听闻,当初怂恿少帝削藩的人里,也有你一个呢?”
“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屡次上书,以死相逼的人里,也有你吧?”
茹瑺老脸一红,正色道:
“那都是道听途说,微臣并未做过。”
朱标微微一笑:
“哦?这么说,茹大人当初是反对削藩的咯?”
“那就更奇怪了,当初削藩之议甚嚣尘上,若不是坚定的站在黄子澄一派,你又是怎么得到少帝重用的?”
说完,他冲着朱棣微微一笑:“四弟,哥哥一不小心,帮你抓到个身怀异心的奸佞,何不立刻把他拿下?”
茹瑺大惊失色,急忙向朱棣跪倒,口中不停高喊:
“陛下明鉴,微臣绝无二心,苍天可鉴!”
朱棣没有责怪茹瑺,因为他的话正好提醒了自己。
世人说自己得位不正也罢,德不配位也罢,在他看来都是吹毛求疵。
朱允炆都死了,这个皇帝他不干谁来干?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