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焦了?”
徐皇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活了几十年,还没听说过有去相亲结果被雷劈的事情。
何况被劈的,还是和自己女儿相亲的忠臣之后李让。
据说一道天雷过后,人已经像烤过火的叫花鸡一样了。
那叫一个惨!
事情已将发生,她也无暇去考虑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了,永平相亲时出了这样的怪事,恰恰说明,这个女儿身上有古怪!
徐皇后执拗的认为,对于古怪缠身的女儿,立刻寻一门亲事冲喜,已经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想到这里,她一面派人带着礼物,去李让府上探望。
一面命令宫人,把目前年龄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所有的勋贵名单列出来,供自己挑选新的相亲对象。
“哼,我就不信,我大明英才无数,就没有能降得住永平的功臣之后!”
一旁的宫女听到这话,不由得浑身发凉,心里已经默默开始为被选中的勋贵们祈祷了。
……
大殿之上,朱棣用手指按摩着睛明穴,感觉到深深的心累。
他怎么也没想到,交趾国的事情调查起来,要比表面上看起来的棘手很多。
究其原因,就是那地方实在也太偏远了!
大明在交趾国没有常驻官员和机构,所以一时间很难判断交趾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李法良和陈天平在金殿上,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连带着两派的支持者们,也都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对立立场。
朱棣敏锐的觉察到,交趾国这点小事,居然渐渐又成为朝中不同派系互相攻击的擂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热闹。
“交趾国乱没乱先不说,再这么下去,似乎我大明的朝堂先要乱了。”
当然,凭借朱棣对朝廷的掌控力,他自然可以用强力手段,压下这次的风波,但相比以势压人,他这一次决定选择顺水推舟。
这一日,他当着交趾国特使和陈氏遗孤陈天平,以及众大臣的面,下达了最后的判决。
“胡氏即位,本就打着陈氏已亡的旗号。”
“可如今陈天平的身份已经查清,确实是陈氏骨血。”
“那事情也不难解决,既然胡氏是忠臣,那便接回陈氏子孙,将皇位还给陈氏,岂不两全其美?”
闻听此言,陈天平脸上一喜,毕竟有了大明皇帝的认可,自己这个皇帝的位置,基本上算是稳了。
我陈家打不过你们胡家,大明皇帝说话总归够分量了吧?
李法良低着头,眼珠乱转,难以想象自己若是回到交趾,身后带着一个陈家人,会不会被胡季犛打断狗腿。
“交趾特使。”
听到朱棣召唤,李法良运起公鸭嗓应道:
“陛下,小人在。”
朱棣微笑道:
“既然事情已经定下,那你便先行一步,回到交趾向那胡氏国王禀报这个好消息,让他做好迎接新君的准备。”
尽管李法良心中迟疑,但嘴上还是满口答应道:
“小人遵旨。”
朱棣又对陈天平道:“特使此去,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你且在京城耐心等待,过几个月再动身不迟。”
“也好给胡氏一个准备的时间。”
陈天平喜不自禁:“臣多谢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晚,躺在客房中的李法良辗转反侧,他第一次生出了“交趾国的荣华富贵,不要也罢”的念头。
“当初押宝胡氏,取陈氏而代之,若是日后陈氏卷土重来,那相助胡氏的我,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
不用想,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李法良脑中不断权衡着利弊,久久不能入眠。
正在此时,脑海中一个声音响起:
“李法良。”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