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朱棣同样没有带大量车驾,而是只带了贴身侍卫两人,加上驾车的一人。
一行四人来到紫禁城城门前。
车夫敲开城门,一见是皇帝本人,急忙跪下叩头。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和颜悦色:“起来吧。”
“进去禀报永平公主,就说朱棣求见。”
朱棣话语温和,但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中,不啻于一道惊雷!
堂堂万岁,居然以本名求见,还请人照此通传?
这还不折煞了公主?
要知道他不仅仅是万民之主,可还是公主的亲爹啊!
哪有亲爹见女儿,还要报上大名求见的?
侍卫跪在地上不敢通传,声音中已经带着哭腔:
“陛下,要不您还是直接进去吧。”
朱棣却站在门外没有动,坚持道:
“你便按我所说的,对永平直接禀报即可。”
见陛下如此坚定,侍卫也不敢再劝,连忙爬起身,一溜烟的去了。
过了一会,只见整个城门大开,永平公主身穿华服,头戴凤冠,颜容威仪的站在门里。
面带微笑对朱棣道:
‘不知父皇大人驾到,儿臣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此时的紫禁城大门门里门外,父女二人的状态恰好是两个极端。
城里的永平身着华服,仪容端庄,眉尾眼梢,画着微微上扬的笔触,显得既不失女子的妩媚,又带着皇家的威严。
而朱棣明明身为帝王,却偏偏身着便衣,除了头上的玉簪,就属腰间的一块玉佩惹人眼球了。
不过,毕竟是九五之尊,他的帝王气已经无需外貌来彰显,反而更像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即使身份不显,也没人敢小觑。
永平想过无数次,和朱棣再次面对面的样子,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一种反差感极强的场景。
令她更没想到的是,朱棣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
“月贵,你变了不少。”
永平脸上浮现笑容道:
“嗯,可能是当年的小女孩,终于长大了吧?”
“父皇倒是一如既往的英明神武,并没有太多变化。”
朱棣失笑道:
“哈哈哈,你从小就喜欢逗人开心。”
“你们都长大了,朕也老了。”
笑过,朱棣整肃表情,淡淡道:
“你知道朕今日来,所为何事吧?”
永平一笑嫣然:“自然。”
“请父皇放心,国师正在用饭,待吃饱喝足之后,自然会和您回去的。”
朱棣心中一松,点头道:
“时至今日,你还是没有嫁人的打算吗?”
“女儿并非不愿嫁人,只不过不愿被当成维系权利的纽带而已。”
“不瞒父皇……”
“其实月贵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朱棣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是那个姓张的太监吧?”
“回父皇,小桂子其实……不是太监。”
“哦?即使他不是太监,可也是建文残党。”
“父皇,连建文朝都没有了,建文残党又有什么威胁?”
“若有一日……”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