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纳闷道:
“你不是说了价值十万两吗?”
“贬值的可够快的。”
逍遥叟摇头道:“老朽不是说,这个秘密卖给阁下要十万两。”
“而是说,当阁主再出手卖给识家的时候,可以要价十万两。”
“而我,只要一百两。”
朱允炆暗忖:“一百两的成本,转手就能卖十万两,这可是千倍的利润。”
“有这好事,你怎么不卖?”
逍遥叟呵呵一笑:“缘法未到,那十万两老朽就不奢求了。”
朱允炆掏出一张百两银票,笑吟吟放在他手心上:
“我倒想听听,那神神秘秘的朱允炆,躲到哪个连锦衣卫都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老头手掌一翻,将银票不着痕迹的收入宽袍大袖中,开口道:
“那日紫禁城大火后,先帝从密道逃走,剃发换装,出了金陵一路向西……”
“唔。”
“奈何后方追兵穷追不舍,被逼无奈下,只好躲进深山,荒无人烟之处……”
“哦。”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在绝地山巅之上,居然偶遇仙人,传授了他一身仙法……”
“嗯?”
“经过几年修行之后,不但脱胎换骨,更是举手投足间便可飞天遁地,手摘星辰……”
“嚯嚯。”
“建文帝得道之后,不但以新的身份四处传发,更是在大明四处留下传说,并做出三大预言,以警醒世人……”
“停。”
朱允炆满头黑线,已经听不下去了:
“你确定这种不走心的传奇古人,有人乐意花十万两来听?”
逍遥叟呵呵一笑,似乎在说:“这不就有个傻子刚花了一百两嘛。”
不过转瞬他又严肃道:“老朽敢确定,不出三天,定有人来买这个情报。”
“诶?先生为何扯住我,莫非是不相信我的话……”
……
大早上刚开张,就被人凭空骗走一百两,朱允炆的心情不是很好。
尽管逍遥叟临走的时候,被朱允炆扯着衣领,赌咒发誓留下了“朱允炆在巴蜀传道”的准确信息,他还是觉得自己被骗的不轻。
“要是明代也有反诈APP就好了,唉,大意了……”
虽然朱允炆并不缺钱,可一百两银子在当下可不是小数目!
自从朱棣迁都北平以来,修宫殿,挖运河,下南洋,国库的亏空几乎把民间的财力榨得一滴都不剩了。
各种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眼看着物价一天涨过一天,铜钱贬值,常见的“大明宝钞”,都快成为一张废纸了。
如今民间多认白银作为买卖的指定货币,由于百姓手里缺少银两,所以许多地方民间宁可用粮食当成货币,也不再相信铜钱,宝钞的购买力。
这一百两白银,可以当早几年的一百二十两,乃至一百五十两花!
朱允炆越想越气,只得靠在椅子上,喝茶顺气。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