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警报,北直隶多处旱情加重,需要及时降雨!”
“警报,警报,北直隶……”
主脑连续播报了三遍警报,把一心扑在新玩具上面的朱允炆,从沉浸中唤醒。
“唉,要不怎么说,人不能玩物丧志呢,这一陷进去,就忘了时辰了。”
“不过不得不说,嘿嘿,高科技版‘番天印’真好玩!”
此时,一块肥皂大小的石块,正悬浮在朱允炆手中,如果将目光拉近,紧紧贴着石块的表面,还能看到上面精致的建筑——
顶端尖尖的那个是天机阁,侧面古色古香的那个,是清净庵。
朱允炆松开手,石块自动悬浮在空中,开启了跟随模式。
“东灵山改造计划2.0”,在经历了多日的努力后,终于大获成功。
加入新的引力子系统后,东灵山终于完成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蜕变——随心大小变化。
而且,无论变得多小,它的质量都不会减少,甚至还可以增大。
别小看如今飘在空中的石块,如果一不小心砸到脚上,估计就不是仅仅疼一下那么简单了。
至少在原地砸出一个洞来,是最基本的。
朱允炆打开主脑,切换到地图模式,伴你路已经贴心的将北直隶境内,干旱指数即将超标的地区标成了红色。
“唉,当初‘微波蝗虫’那件事,做的是不是有点过了?”
“真没想到,居然会留下这么久的后遗症。”
“几乎每隔个一周左右,就要在干旱超标地区降一场雨,这样的日子,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听到朱允炆的话,主脑默认是在询问它,于是经过计算,很快给予了答案:
“预计北直隶迎来下一个降水充沛的时间点,为今年冬季的十二月中旬,距离现在还有三个月零十二天,是否开启倒计时?”
“不用了。”
朱允炆有气无力道:
“有了倒计时更加煎熬,反正你随时提醒我就可以。”
不过,看了地图上两片红色区域,朱允炆心中一动,嘀咕道:
“一个北河村,一个南河村,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
“两个村子平时都是靠着种地为生,不下雨的话,确实难以为继。”
“若是两个村子各下一场,又有点浪费时间和能源。”
“可是扩大降雨范围的话,又很难把两个村子的所有耕地,都囊获进去……”
“唉,事情有点难办啊。”
朱允炆思来想去,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
“哎呀,这么办不就行了?”
“干脆来一场大雨,既不下到南河村,也不下到北河村,就下到中间的那条河里。”
“河里有了水,村民们不就可以挑水浇田了吗?”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