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鬼力赤改北元年号为蒙古那一刻起,草原上原来属于元朝的势力,就自动分裂成三股。
正所谓西瓦剌,中鞑靼,而东边则是兀良哈部。
由于此地草原范围小,资源贫瘠,且北临外长城,南面和大明接壤,意味着兀良哈注定无法发展壮大。
整个部族,都依靠着作为连通大明和北地蒙古贸易通道节点,收取来往的好处生存。
虽然同为蒙古外族的一部分,但由于血统不够纯正,所以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剌,都不大看得起兀良哈人。
这也造成了兀良哈部,是蒙古三股势力中,和大明关系最为密切的无奈之举。
不过,虽然兀良哈的威胁并不大,但大明皇帝仍然害怕它的崛起,于是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将小小的兀良哈,又分为三个部分。
朵颜,康宁,福余,其中实力稍强的一支便是朵颜卫。
兀良哈想当年在元朝未灭的时候,也是有一定身份的部族。
该部落一直以成吉思汗守墓人的身份存在,仅凭这一点,便已经超过了草原上其他不知名部落的地位。
然而,元朝崩塌以后,世道变了,如今的环境下,拳头大的腰杆就硬,孱弱的兀良哈部,自然也不被鞑靼和瓦剌放在眼里。
不过,也正因为紧挨着大明的国境,所以一些大明的传说,同样流传进了兀良哈境内。
朵颜卫,朵颜山下,一名往返于两地的商人,正在吐沫横飞的讲述,他在大明听说的奇闻异事。
“话说那被如今的大明皇帝,夺了皇位的建文帝,其实并没有死,而是剃度当了和尚,还隐藏身份逃到海外去了。”
“听说,那建文帝在深山之中,遇见了仙人,传授仙法。”
“不但能够预测福祸,而且还能化身各种动物,最常见的便是化作一只不起眼的白猫!”
在村口听他吹牛的,多是村中的闲汉,和一些上了年纪无法干活的老人。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喜欢凑热闹的孩童,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听着那些他们其实听不大懂的传说。
哈当就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他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按理说不属于小孩子,也需要承担更多工作的职责。
可是,他偏偏便对这种神神道道的故事,有一种天生的着迷。
更是经常在放牧,种田的时候,不时想起故事中种种神异手段,心驰向往无法自拔。
每到这个时候,都会难以避免的遭受父母的责骂,甚至有时候还会挨一顿胖揍,不过哈当就是“屡教不改”,放不下自己的小爱好。
“哈当!”
“让你去地里除草,居然又在这里偷懒,看我不打死你!”
远处传来父亲的吼叫,哈当将脑袋一缩,挤出人群就不见了踪影。
他一走,其他人也开始意识到,家里还有活计要做,慢慢的都散开了。
见到人们不再听故事,本来讲的起劲的游商,急忙道:
“诶诶诶,别走啊!”
“最精彩的地方还没讲到呢。”
“你们肯定没听说过,中原那地方,有山能像鸟儿一样在天上飞!”
这话听起来就荒唐,游商本想靠着这个传说,把人再聚拢一下,好推销自己的货物,没想到起了反作用,人们一面摇头一面默默走开。
游商心中焦急,大喊道:
“你们这群俗人,当真不把仙家手段当回事吗?”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