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分粮(1 / 2)

长治·林家村

粮仓前的空地上,此刻车马喧嚣,人声鼎沸。

丰泰公司首批契约种植区的供种交换,就在今日进行。

钱老爷、王掌柜、赵举人等股东派来的管事、伙计,指挥着自家庞大的车队。一辆辆满载麻袋的骡车、牛车、甚至新式的胶皮轱辘马车,排成了长龙。麻袋里装的,正是按“一比十”之制缴纳的普通优麦。

林永年的得力助手林茂田,带着一队精干伙计和账房先生,在粮仓入口处设立了临时的登记交割点。他面前摊开着厚厚的《丰泰公司首批供种认购清册》,旁边堆放着同样数量的、印着“领航者”字样的小号麻袋——里面正是珍贵的“林耐一号”原种。

“钱记粮行,认购一万三千亩!”钱家的管事递上盖着钱记大印的凭据,声音洪亮,“按约,应缴普通优麦一百四十三万斤!请林总管验看交割!”(*13000亩*110斤/亩=1,430,000斤*)

林茂田沉稳地点点头,指派手下:“开仓三号库!清点入库,过秤验质!无误后,付钱记‘林耐一号’原种十四万三千斤!”(*13000亩*11斤/亩=143,000斤*)伙计们立刻忙碌起来,扛包的扛包,记账的记账。沉甸甸的普通麦被扛进巨大的粮仓,换出来的是一袋袋分量轻得多、却金贵无比的小麦种。

紧接着是王掌柜家的八千五百亩(应缴935,000斤普麦,换93,500斤种子),赵举人家的四千三百亩(应缴473,000斤普麦,换47,300斤种子)……场面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每一笔交割,都在清册上详细记录,双方签字画押。

轮到苏家了。

代表苏家前来的,正是二舅苏承业本人。

他的车队规模不小,但与其他几家相比,明显“轻省”了许多。

“苏家,认购六千亩。”苏承业将凭据递给林茂田,声音不高,却引得附近几位其他股东的管事侧目——大家都好奇苏家这位二舅爷要交多少粮。

林茂田接过凭据,眼神与苏承业飞快地交流了一下,心领神会。

他翻开清册,找到苏家那一栏,朗声道:“苏家,认购六千亩。按约,预存粮已备妥,交割确认!”他特意在“预存粮”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只见林茂田并未指挥手下大规模搬运苏家的麦车,而是对苏承业身后的一个心腹管事道:“带车队去东侧专用隔仓,按老规矩卸货入库即可。”他又转向账房:“记,苏家交割普通优麦入库十九万八千斤!”(苏家享有的秘密“一比三”兑换,只需缴纳66,000斤*3=198,000斤普麦,而非公开的“一比十”所需的660,000斤)

账房先生心知肚明,笔走龙蛇,在苏家名下记下:交割普麦:198,000斤。

同时,林茂田亲自指挥伙计,将早已单独存放好的、足额的六万六千斤“林耐一号”原种(*6000亩*11斤/亩*),迅速而低调地装上了苏承业的空车。

整个过程流畅、迅速,且因为苏承业亲自在场,林茂田的“预存粮”说辞和指向专用隔仓的动作,并未引起太大怀疑。

毕竟苏家是林县长的亲家,又与领航者公司关系匪浅,在粮仓有“预存”或者特殊便利,似乎也说得过去。

王掌柜家的管事看着苏家远少于预期的粮车和迅速装好的种子车,心中闪过一丝疑惑,忍不住低声问旁边的钱家管事:“钱爷,这苏家六千亩,按说该交六十六万斤麦啊?看着可没那么多车啊?”

钱家管事是老江湖,瞥了一眼正与林茂田低声交谈的苏承业,又看了看那“专用隔仓”,撇撇嘴,压低声音道:“你懂什么!人家是林县长的亲舅哥!又是丰泰的大股东,那粮仓指不定早有人家存下的粮!这叫‘账面交割’,意思到了就行!少打听!”

王管事恍然大悟,不敢再多嘴。

很快,苏家的种子车装好。

苏承业对林茂田拱拱手,一切尽在不言中:“林总管,辛苦!交割完毕,苏某告辞!”

林茂田也拱手回礼:“苏二爷慢走!种子金贵,路上当心。”

看着苏承业的车队带着六万六千斤珍贵原种驶离,林茂田才微微松了口气。

这“一比三”的优待,是秘密,不能对外泄露。

粮仓深处,那批被记入账目的十九万八千斤“苏家普麦”,也静静地躺在粮仓里,标记着只有内部人才懂的符号。

-----------------

谷雨已过,立夏未至。

往年此时,正是青黄不接、家家户户勒紧裤腰带熬日子的时节。

但今年的林家村,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从未有过的、沉甸甸的、带着泥土和阳光醇香的丰饶气息。

村中央巨大的晒谷场,此刻成了金色的海洋。

不,是金色的山峦!一袋袋、一垛垛鼓胀的靛蓝色粗布麻袋,如同连绵起伏的小丘,巍然矗立在夯实的黄土地上。

麻袋口扎得结实,却仿佛关不住里面那饱满麦粒呼之欲出的澎湃生机。

阳光洒下,给这麦山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边。

空气里不再是往年的焦渴与尘土味,而是浓郁到化不开的、令人心安的谷物暖香。

晒谷场四周,早已被黑压压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