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三年八月三十日,吉时。
盛夏的尾巴,阳光炽烈,将崭新的林家新村照耀得一片通亮。
灰白坚硬的水泥主路纤尘不染,通向村口那片青砖黑瓦、白墙如雪的崭新天地。
六百栋院落整齐静卧。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料、新砖瓦的清新,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更有那沉淀了四个月的五百斤麦子的踏实麦香,以及半月前浸润了每家每户、浓烈醇厚的十五斤大豆油的独特香气!
这气息交织升腾,宣告着林家村翻天覆地的半年:四月仓满,八月油香,如今,新房落成!
村口木台红布铺展。
台下,人头攒动。
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深沉的、从容的巨大幸福和前所未有的笃定。
男人们腰杆挺直,眼神热切自信。女人们脸上泛着新油滋养的红润,盘算着新灶房的布局。
孩子们兜里塞满新油炸的豆子,小嘴油汪汪地笑闹。
空气中,麦香、油香、新木新砖的气息混合着名为“希望”的坚实躁动——家、粮、油!构成每个人心中“林家村”的金光图腾。
林广福站在台上,声音洪亮:
“新家落成了!
青砖!灰瓦!白墙!水泥路通到门口!
这是咱们凭力气,靠着领航者,靠着小砚儿盖起来的!
四月麦满仓,八月油满瓮,今天,咱们乔迁新居!
祖宗保佑,日子红火!有房住,有粮吃,有油烹香!
林家村三个字,就是咱们的底气!”
精壮后生抬上条案,红布掀开,六百把簇新锃亮的黄铜钥匙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光!
洪亮踏实的欢呼和掌声响彻云霄。
钥匙分发如流水。
拿到钥匙的人们,脸上绽放巨大的满足和力量感,珍重地将系着红绳木牌的钥匙攥紧或挂好,迫不及待地汇入流向新家园的人潮。
新村瞬间被点燃,惊喜的声音如同涟漪,从一户户新院里荡漾开来。
头发花白的林有根,推开簇新厚实的木门。
门轴转动,发出轻微顺滑的“吱呀”声,像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期盼。
堂屋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砖,光洁如镜。
他下意识地跺了跺脚,那沉闷结实的回响,仿佛夯在了他漂泊半生的心坎上。
老伴正端着一小碗清亮亮的胡麻油,用一块崭新的细布,极其缓慢、极其专注地擦拭着门框内侧的木头。
油浸润了木纹,浓烈的香气在寂静的新屋里弥漫开来,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意味。
她低着头,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只有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心底汹涌的激动。
林有根的目光越过老伴的肩头,落在堂屋一角——那里,四月分到的麦袋像一座沉默的金字塔,稳稳矗立。
旁边,八月十五分到的那只崭新滚圆的陶油瓮,肚腹饱满,瓮口盖着干净的青布。
阳光从宽敞的窗户斜射进来,将麦袋染成一片温暖的金黄,油瓮也反射出清亮的光晕。
这满屋的麦香、油香和新屋的安稳气息,沉甸甸地包裹着他。
他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那气息里,是半辈子风雨飘摇后终于尘埃落定的巨大疲惫与更深沉的慰藉。
他走到墙边,粗糙的手掌缓缓抚过冰凉光滑的青砖墙面,那坚实、平整的触感,无声地诉说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牢不可破的安稳。
隔着一道院墙,隔壁的喧嚣与林有根家的沉静形成鲜明对比。
精壮的林二柱刚把媳妇扛进院门放下,就兴奋得像头撒欢的牛犊。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