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李国瑞、吴惟英抄家得了一百二十万,国丈周奎给了五十二万。
现在又有一百三十万?
这已经三百万了。
这才几家啊?就相当于大明一年税收了?
恐怖如斯,简直恐怖如斯。
妈的,这抄家来钱真快啊!
再这么抄下去,说不定真就抄出个崇祯盛世出来?
嗯,能不能抄出个崇祯盛世来不知道,但再这么抄下去,肯定就落水了。
这一点,崇祯也很清楚。
那些人就算现在没反应过来,可等抄家抄的多了,怎么也反应过来了。
朱由检顿了顿,开口道:“一百三十万,也只能用一时,却用不得一世。”
朱由检这是定基调了。
这么说,他们就懂了。
这就是在讨论国家正常的财政问题。
抄家只能是意外之财,却不能长久。
总不可能没钱了就去抄家吧?
那不得人心惶惶?
虽说,这也不是皇帝主动抄家的,是人家造反才抄家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怎么总感觉这像是个局呢?
但仔细想想,这是个局的可能性又不大。
反正,说来说去,其实与他们没关系……
而现在,他们需要制定一个新的方案,能够让国家有钱的方案……
薛国观沉吟片刻,忽问:“陛下,那不如加派练饷?”
又来了……
练饷这玩意,他就一直不同意。
如果不是实在是逼的没办法了,他是不会加派练饷的。
朱由检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加了练饷的,那是因为张献忠忽然反叛了,他不加不行。
本来,没有张献忠这事,他是不需要加练饷的,每年有辽响、剿响,再加上正常的税收,防御戍边是够了。
但张献忠反派,又要增加一大笔军需开销,就不得不加练饷了。
但就眼下这种情况。
完全没必要加练饷。
与其去嚯嚯老百姓,还不如去嚯嚯那些达官显贵呢。
朱由检瞥了眼薛国观,眼中闪过些许失望:“薛阁老,那你可考虑过加练饷的后果是什么?三饷加派,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额,这……”
薛国观一愣,皱眉沉默。
他不知道后果吗?他太知道了,但百姓的命,在他眼中就根本不是命,百姓苦不苦,管他什么事?反正影响的又不是他。
但……
的确会给大明造成影响。
本来,如今全国就出现了大规模造反,再加派三饷,就是把百姓逼到张献忠那边去。
到时候,张献忠越打越强,人越打人越多,人家可以屠尽富户,钱粮不缺,你朝廷能干什么?
抄个家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激起这些世家贵族、门阀的众怒。
反贼恒强而朝廷恒弱,这样下去,到底谁还是反贼?
“陛下,是臣思虑不周!”薛国观告罪。
“行了,坐下吧,你们好好议一议,等朕回来,朕要听到你们的方案策略!”朱由检说着,转身便钻入了后面。
嗯,他当然不是去拉屎了,而是去找陆晟取经去了。
去读读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