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正当刘备带着平原国的官吏忙着春耕的时候。
一个巨大的坏消息传来。
青州黄巾再度复起,并且愈演愈烈,大有向着平原国涌过来的迹象!
刘备连忙召集自己的心腹刘平、牵招、张飞、田豫、赵云、刘达、是仪、简雍商量。
关羽需要镇守高唐的大量粮食,自然不能前来。
这一次黄巾不但来势汹汹,更要命的是对于刘备来说完全没有准备好。
他此前在高唐县扩军距离现在才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他是在隆冬季节从陈纪手中接过平原相的,而后又寻察郡国、处理灾情、忙于春耕,还有此前各地的世家豪强反抗官吏的事情。
忙的焦头烂额。
为了不影响平原国百姓的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春耕,刘备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扩军。
如今刘备的手下还是仅有五千余人。
并且其中两千还是在高唐县刚刚招募的,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训练不足,是战斗力极弱的新兵。
众人听完之后,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黄巾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数量实在是有些太多了!
历史上,这批黄巾杀入兖州,杀了任城国国相郑隧,以及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而后被曹操击败。
所谓的青州兵,指的就是从这批黄巾之中挑选出来的兵员。
青州黄巾想要杀入兖州,一共有两条路可以走。
首先就是从济南国或者齐国直接进入兖州的泰山郡。
但泰山郡郡内多山,泰山也在此郡,是山区,路不好走,而且人口也没有那么密集,路上抢不到足够的粮食。
另外一条路则是绕路平原国,入兖州的济北国。
这一路全是平原,路虽然好走但是更远,但都是人口密集区,好抢粮。
在去年青州黄巾走过一次泰山郡了,被应劭率兵打了回去。
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绕路平原国。
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走平原国这一条路更好。
路虽然远了一些但相较于泰山郡的山区来说要好走的多,人口又多,既可以抢粮满足自身需求,又可以沿途裹挟更多的百姓加入自己的队伍中,壮大规模!
历史上的青州黄巾号称有百万,但在起兵之初是绝对没有那么多的,对方的数量之所以可以发展成那么恐怖的规模,多半就是因为裹挟了平原国这个人口大郡国的大量人口。
又在兖州的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裹挟了大量的人口才发展成了被曹操击败时的百万之巨那么恐怖的数目。
但真实数量有没有那么多也要打一个问号。
见众人都不说话,刘平主动起身分析道:“大哥,这一次黄巾冲着高唐和平原而来,恐怕多半是收到消息,这里有大量的粮食和金钱。”
此前刘平从清河国带了那么多的钱粮回来,这是根本不可能隐瞒的。
刘备手底下又收降了许多的黄巾俘虏,有探子传递消息也没什么奇怪的。
历史上的刘备虽然也是平原相,但那时没有刘平帮助的他,实力和现在差远了,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粮食。
所以黄巾是不会跨越大河也就是黄河冲着平原高唐来了,而是从大河南边就进入了兖州。
但这一次就不同了,听说了平原高唐很有可能有数十万石粮食之多,守备的力量又不强,黄巾就是冲着刘备来的。
刘平的话,宛若一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脏上。
在场的众人都明白,形势危急,城破人亡可能非常大!
因为黄巾实在是太多了!
刘备手底下的兵员数量还少,又多为新兵,根本不可能是这些黄巾的对手。
简雍此时站起来道:“主公,黄巾势大,不如遣使说之。”
“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就此离开平原国,如何?”
作为一个说客,简雍可以想出的办法就是这个了。
去读读小说网